乳头状瘤由低危型HPV感染等引起,多部位发病,病理见上皮增生,治疗以手术为主;尖锐湿疣由HPV通过性接触传播,发于生殖器等,有特征挖空细胞,治疗多样且性伴侣需同查同治
一、病因方面
乳头状瘤:主要由人乳头瘤病毒(HPV)中的低危型感染引起,比如HPV6型、HPV11型等,通常是由于皮肤或黏膜的破损处感染病毒,导致上皮细胞增生形成乳头状瘤,其发生与局部的慢性刺激等因素也有一定关系,不同年龄、性别均可发病,生活中不注意个人卫生等可能增加感染风险。
尖锐湿疣:同样是由HPV感染所致,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好发于性活跃的青、中年人群,性别上无明显严格差异,多有不洁性生活史等情况。
二、临床表现方面
乳头状瘤:
可发生在身体多个部位,比如外耳道乳头状瘤,表现为外耳道单发或多发的乳头状新生物,表面粗糙,可能会引起耳部不适、听力下降等;鼻腔乳头状瘤可出现鼻塞、鼻出血等症状;喉部乳头状瘤多见于儿童,常表现为声音嘶哑、呼吸困难等,儿童患者由于喉部解剖结构特点,呼吸困难可能更为危急,需要密切关注。
尖锐湿疣:
主要发生在生殖器及肛门周围等部位,损害初起为细小淡红色丘疹,以后逐渐增大增多,单个或群集分布,湿润柔软,表面凹凸不平,呈乳头样、鸡冠状或菜花样突起,颜色可为红色、污灰色或正常皮色,一般无明显自觉症状,少数患者可有异物感、灼痛、刺痒或性交不适,在性活跃人群中,由于性行为频繁,更容易感染发病。
三、病理特点方面
乳头状瘤:
显微镜下观察,可见乳头中心为血管结缔组织间质,表面覆盖增生的上皮,上皮细胞分化较好,一般无明显异形性,增生的上皮细胞排列较规则。
尖锐湿疣:
病理表现为表皮呈乳头瘤样增生,棘层肥厚,有挖空细胞,挖空细胞的出现是尖锐湿疣的特征性改变,挖空细胞体积较大,核大深染,核周有透亮空晕,这是由于HPV感染导致细胞病变所致。
四、治疗方面
乳头状瘤:
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根据肿瘤的部位、大小等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对于一些复发的乳头状瘤需要密切随访,儿童喉部乳头状瘤有易复发的特点,需要定期复查,因为儿童喉部组织娇嫩,手术操作需要更加精细,避免对喉部正常结构造成过多损伤。
尖锐湿疣:
治疗方法较多,包括药物治疗(如鬼臼毒素等,但儿童一般不选用药物腐蚀等治疗方法)、物理治疗(如激光、冷冻、电灼等)、手术治疗等,由于其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性伴侣也需要同时检查和治疗,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尤其对于青少年患者,要给予心理上的关怀,避免造成心理创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