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性软疣由传染性软疣病毒引起,好发于儿童及免疫功能低下者,经直接、间接接触及自身接种传播,局部治疗或物理治疗,儿童需避免搔抓,免疫低下者谨慎治疗;尖锐湿疣由HPV感染,性活跃青中年多发,经性接触等传播,局部药物、物理、手术治疗,治疗期避免性行为,孕妇需积极治疗防新生儿感染。
病原体方面
传染性软疣:由传染性软疣病毒(MCV)感染引起,MCV属于痘病毒科正痘病毒属。
尖锐湿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所致,HPV是双链环状DNA病毒,有多种亚型,其中低危型的6型、11型等与尖锐湿疣的发生密切相关。
临床表现方面
传染性软疣:多见于儿童及免疫功能低下者,好发于躯干、四肢、肩胛、阴囊等部位。皮损为半球形丘疹,直径2-5mm,表面有蜡样光泽,中央有脐凹,内容物为乳白色干酪样物质即软疣小体。一般无自觉症状,偶有瘙痒。
尖锐湿疣: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多见于性活跃的青、中年。好发于外生殖器及肛门周围皮肤黏膜湿润区。初起为单个或多个淡红色小丘疹,质地柔软,顶端尖锐,后逐渐增多增大,可呈菜花状、乳头状、鸡冠状等外观。多数患者无明显自觉症状,少数可有异物感、灼痛、刺痒或性交不适。
传播途径方面
传染性软疣:可通过直接接触传播,如与患者皮肤接触;也可通过间接接触传播,如共用浴巾、澡盆等;还可自身接种传播,搔抓后可在身体其他部位出现新的皮损。
尖锐湿疣: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少数可通过间接接触传播,如接触被患者污染的衣物、用具等,但这种情况相对较少见。
治疗方法方面
传染性软疣:医生常采用局部治疗,如用镊子将软疣小体挤出,然后涂抹碘酊等预防感染;也可采用冷冻治疗、激光治疗等物理方法。对于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需要同时治疗基础疾病以增强免疫力。
尖锐湿疣:治疗方法较多,包括局部药物治疗(如鬼臼毒素酊等)、物理治疗(如激光、冷冻、电灼等)、手术治疗等。同时,对于反复复发的患者,需要注意排查是否存在免疫功能异常等情况,并进行相应处理。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传染性软疣:儿童患者较为常见,在护理时要注意避免搔抓,防止自身接种传播。家长要协助孩子保持皮肤清洁,患儿使用过的衣物、毛巾等要进行消毒处理。免疫功能低下的特殊人群,如艾滋病患者等,感染传染性软疣后病情可能较严重,治疗时需要更谨慎,且要积极治疗基础疾病。
尖锐湿疣:性活跃的中青年是高发人群,在治疗期间要避免性行为,防止传染给他人。孕妇患尖锐湿疣时,可能会在分娩过程中传染给新生儿,所以需要在孕期积极治疗,分娩时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如剖宫产等,以降低新生儿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