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腺瘤是少见由正常肝细胞组成的良性肿瘤多单发,病因有长期服含雌激素避孕药、糖原贮积症等,临床表现多数无症状或有右上腹隐痛等,诊断靠超声CTMRI及肿瘤标志物检测,治疗需尽早手术切除并停用避孕药,育龄女性和儿童需定期监测相关情况。
一、定义
肝腺瘤是一种少见的肝脏良性肿瘤,由正常肝细胞组成,曾被称为肝细胞腺瘤,多为单发,也可多发。
二、病因
1.口服避孕药:长期服用含雌激素的口服避孕药是肝腺瘤的重要危险因素,雌激素可刺激肝细胞增生形成腺瘤,停用避孕药后部分腺瘤可能缩小或消退。
2.其他因素:糖原贮积症、使用合成类固醇、罕见的遗传性疾病等也可能与肝腺瘤的发生相关。
三、临床表现
1.无症状情况: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常在体检或因其他疾病行影像学检查时偶然发现。
2.有症状情况:部分患者可出现右上腹隐痛、腹部肿块等;若肿瘤破裂出血,可表现为突发剧烈腹痛、腹腔内出血,严重时可导致休克。
四、诊断
1.影像学检查:
超声:可发现肝脏内占位性病变,有助于初步筛查。
CT:表现为边界清晰的低密度或等密度肿块,增强扫描有特征性强化表现。
MRI:对肝腺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能更清晰显示肿瘤特征。
2.肿瘤标志物检测:血清甲胎蛋白(AFP)通常正常或轻度升高,可辅助鉴别诊断。
五、治疗
一旦确诊肝腺瘤,应尽早手术切除,因为肿瘤存在恶变可能以及破裂出血的风险。对于服用避孕药的患者,需及时停用避孕药。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育龄女性:长期服用含雌激素避孕药的育龄女性属于肝腺瘤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肝脏超声等检查,密切关注肝脏状况,若发现异常及时就医。
儿童:有相关病史的儿童需加强监测,若出现腹部不适等异常表现应及时就诊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和处理肝腺瘤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