腮腺肿瘤是发生在腮腺部位的肿瘤,有良、恶性之分。良性的有多形性腺瘤、沃辛瘤;恶性的有黏液表皮样癌、腺样囊性癌、腺泡细胞癌。发病原因不明,可能与遗传、环境、病毒感染等有关。诊断靠临床表现、影像学及病理活检,确诊后需手术等治疗,儿童和老年患者治疗需特殊考虑。
良性腮腺肿瘤:
多形性腺瘤:较为常见,多见于中年女性。肿瘤生长缓慢,呈圆形或椭圆形,界限清楚,质地中等,可活动。其组织学结构复杂,由上皮组织和黏液样、软骨样组织等多种成分组成。
沃辛瘤:又称为腺淋巴瘤,多见于男性,尤其是有吸烟史者。通常为双侧发病,肿瘤呈圆形或卵圆形,质地较软,有囊性感。沃辛瘤的发生与淋巴结异位有关,肿瘤内含有大量淋巴组织。
恶性腮腺肿瘤:
黏液表皮样癌:根据细胞分化程度和生物学行为分为高分化和低分化两种。高分化者生长缓慢,低度恶性;低分化者生长较快,高度恶性。肿瘤边界不清,质地较硬,可伴有疼痛、面瘫等症状。
腺样囊性癌:肿瘤生长缓慢,但侵袭性强,常沿神经扩散,导致疼痛和面瘫等症状。肿瘤质地较硬,呈圆形或结节状。
腺泡细胞癌:多见于女性,肿瘤生长缓慢,可呈结节状,质地较软,部分可伴有囊性变。
腮腺肿瘤的发病原因目前尚不完全明确,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如遗传因素、环境因素(长期接触某些化学物质、放射性物质等)、病毒感染等。不同年龄段、性别、生活方式的人群发病情况有所不同。例如,某些遗传综合征可能增加腮腺肿瘤的发病风险;长期吸烟的人群患沃辛瘤的概率相对较高。对于腮腺肿瘤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如B超、CT、MRI等)以及病理活检,病理活检是确诊腮腺肿瘤良恶性的金标准。一旦确诊为腮腺肿瘤,通常需要采取手术治疗等方式,具体治疗方案需根据肿瘤的性质、大小、部位等因素综合制定。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身体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在诊断和治疗腮腺肿瘤时需要更加谨慎,充分考虑手术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等因素;对于老年患者,要评估其全身状况对手术和后续治疗的耐受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