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癌B超表现多样,包括胆囊壁改变(不均匀增厚、出现结节或肿块)、胆囊腔内异常(有异常回声团、可填充胆囊腔)、周围组织情况(可侵犯肝脏、可致淋巴结肿大)。
胆囊壁改变:
增厚:胆囊癌常可导致胆囊壁不均匀增厚,这是较为常见的表现之一。正常胆囊壁厚度一般在2-3mm,当发生胆囊癌时,肿瘤细胞浸润可使胆囊壁厚度超过5mm,且增厚部位不均匀,可能局部增厚更为明显。从年龄角度看,不同年龄段人群胆囊壁增厚的意义可能略有不同,但本质都是肿瘤侵犯导致的结构异常。对于有长期胆囊疾病病史的人群,胆囊壁增厚更需警惕胆囊癌可能。
结节或肿块:胆囊壁上可出现结节状或肿块状的异常回声。肿块可为乳头状、蕈伞状等,向胆囊腔内突出。这些肿块的回声强度、形态等因肿瘤的病理类型等因素有所差异。比如乳头状腺癌可能表现为乳头状的高回声结节向胆囊腔突出,而黏液腺癌可能回声特点不同。
胆囊腔内异常:
胆囊内异常回声团:胆囊腔内可见实性的异常回声团,与胆囊壁相连,不随体位改变而移动。这是因为肿瘤组织在胆囊腔内生长形成的占位性病变。不同病理类型的胆囊癌,其回声团的特点可能有差异,如腺癌来源的肿块回声特点与鳞状细胞癌来源的可能不同。
胆囊腔填充:肿瘤生长较大时,可充满整个胆囊腔,此时胆囊原本的形态消失,表现为胆囊区实性回声团,难以分辨胆囊的正常结构。这种情况在晚期胆囊癌中较为常见,由于肿瘤广泛浸润生长,占据了胆囊腔的大部分或全部空间。
周围组织情况:
肝脏受侵:B超可观察到胆囊癌侵犯肝脏的情况,表现为胆囊与肝脏之间的界限不清,肝脏内出现异常回声,提示肿瘤向肝脏浸润转移。对于有胆囊癌高危因素的人群,如长期患有胆囊结石且结石较大、年龄较大等,更要密切观察肝脏受侵情况,因为这会影响疾病的分期和预后。
淋巴结肿大:可发现胆囊周围或肝门区等部位的淋巴结肿大,淋巴结形态不规则,回声异常。淋巴结肿大提示肿瘤可能发生了淋巴转移,不同年龄、性别人群的淋巴结肿大意义相同,但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肿瘤的转移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