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药物均与肝胆湿热相关,龙胆泻肝丸清肝胆、利湿热,适用于相关症状,脾虚便溏等需慎用;茵栀黄口服液清热解毒、利湿退黄,用于肝胆湿热黄疸,新生儿等慎用;消炎利胆片清热、祛湿、利胆,用于肝胆湿热胁痛等,过敏体质等需慎用,且各有适用人群和注意事项。
一、龙胆泻肝丸
1.药物组成与功效原理:主要由龙胆、柴胡、黄芩、栀子(炒)、泽泻、木通、车前子(盐炒)、当归(酒炒)、地黄、炙甘草组成。方中龙胆草大苦大寒,上泻肝胆实火,下清下焦湿热,为君药。黄芩、栀子苦寒,有清热燥湿、导热下行之效,为臣药。泽泻、木通、车前子清热利湿,可使湿热从水道排出;当归、生地养血滋阴,使邪去而阴血不伤;柴胡疏畅肝胆之气,并能引诸药归于肝胆之经,以上共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诸药合用,有清肝胆、利湿热之功,适用于肝胆湿热所致的头晕目赤、耳鸣耳聋、耳部疼痛、胁痛口苦等症,也可用于脾虚基础上兼肝胆湿热的情况。
2.适用人群与注意事项:一般人群均可适用,但脾虚便溏者要慎用,因为方中有些药物药性寒凉,可能会加重脾虚便溏的症状;孕妇、年老体弱、大便溏软者慎用;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二、茵栀黄口服液
1.药物组成与功效原理:主要成分为茵陈提取物、栀子提取物、黄芩苷、金银花提取物。茵陈清热利湿、退黄,栀子清泄三焦湿热,黄芩清热燥湿,金银花清热解毒,诸药合用,具有清热解毒、利湿退黄的作用,可用于肝胆湿热所致的黄疸,症见面目悉黄、胸胁胀痛、恶心呕吐、小便黄赤等,对于脾虚兼肝胆湿热出现黄疸等相关症状的患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2.适用人群与注意事项:新生儿、婴幼儿慎用,因为其肝肾功能发育尚未完全;孕妇慎用;服药期间饮食宜清淡,忌饮酒、辛辣食物,以免加重湿热;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三、消炎利胆片
1.药物组成与功效原理:由穿心莲、溪黄草、苦木组成。穿心莲清热解毒、燥湿,溪黄草清热利湿、退黄,苦木清热燥湿、解毒,三药合用,有清热、祛湿、利胆的功效,用于肝胆湿热引起的胁痛、口苦;急性胆囊炎、胆管炎见上述证候者,对于脾虚基础上有肝胆湿热导致的相关胆道病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2.适用人群与注意事项:过敏体质者慎用;本品苦寒,脾胃虚寒者慎用,以免苦寒药物损伤脾胃阳气;孕妇慎用;服药期间忌烟酒及辛辣、油腻食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