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腭裂治疗是综合序列治疗过程,包括手术(唇裂3-6个月、双侧不超1岁,腭裂1-2岁及后续可能二次手术)、正畸(出生后早期干预及生长发育期调整)、语音(腭裂术后评估训练)、心理(关注患儿及成年后心理干预),婴幼儿要注意护理营养,成年要重视心理,需多学科团队合作制定个性化方案。
手术治疗:
唇裂修复术:一般单侧唇裂在3-6个月时进行手术较为合适,双侧唇裂则稍晚,但一般不超过1岁。手术的目的是恢复唇部的正常解剖结构和功能,修复裂隙,使唇部的外观和功能接近正常。例如,常用的旋转推进法等术式可以较好地恢复唇部的形态和功能。
腭裂修复术:多在1-2岁时进行。手术的关键是修复腭部的裂隙,恢复腭部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如正常的腭咽闭合功能,以利于正常的语音发育等。常见的术式有两瓣法、兰氏法等。随着患儿生长发育,可能还需要进行二次或多次的修复手术,以进一步改善腭部的形态和功能。
正畸治疗:
早期正畸干预:在唇腭裂患儿出生后就可以开始进行正畸治疗,尤其是对于严重的唇腭裂患儿,通过佩戴正畸矫治器等方法,引导牙槽骨的生长发育,为后续的手术创造更好的条件,比如可以改善牙槽突的形态,利于牙齿的排列等。
生长发育期正畸:在患儿生长发育过程中,根据牙齿和颌骨的发育情况进行正畸治疗,调整牙齿的位置和咬合关系,进一步改善面部的美观和功能。
语音治疗:一般在腭裂修复术后进行语音评估,对于存在语音障碍的患儿,进行针对性的语音训练。通过专业的语音治疗师指导,帮助患儿纠正错误的发音方式,恢复正常的语音功能。语音治疗需要长期坚持,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训练方案。
心理治疗:由于唇腭裂可能会对患儿的心理产生影响,尤其是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面部的外观可能会导致患儿出现自卑等心理问题。因此,需要关注患儿的心理状态,必要时进行心理干预,如心理辅导等,帮助患儿树立自信,正常融入社会生活。
对于特殊人群,比如婴幼儿唇腭裂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护理,保持口腔清洁,避免感染等情况发生。同时,要密切关注患儿的营养状况,因为唇腭裂可能会影响患儿的进食,需要保证患儿摄入足够的营养以支持生长发育。对于成年唇腭裂患者,除了关注面部外观和功能恢复外,还要重视其心理状态的调整,因为成年后可能会面临更多因面部外观带来的心理压力等问题。在整个治疗过程中,需要多学科团队的合作,包括整形外科医生、正畸医生、语音治疗师、心理医生等共同参与,为患儿制定全面、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