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疳积常见形体消瘦、面色萎黄或苍白、毛发稀疏枯黄、精神萎靡或烦躁、饮食异常、腹部胀大、大便不调、夜眠不宁等症状,非药物干预有按年龄提供适宜饮食、辅食添加遵原则、选易消化营养食物且避不良食物,还可采用中医推拿等传统疗法,药物辅助需谨慎遵医嘱,特殊人群要注意维持生活规律、监测生长精神等,症状不缓解及时就医且避免滥用药物。
一、小儿疳积的症状
小儿疳积常见症状包括:形体消瘦,与年龄、身高标准相比明显低于正常水平;面色多呈现萎黄或苍白状态;毛发稀疏且色泽枯黄;精神状态可表现为萎靡不振或烦躁不安;饮食方面出现异常,如食欲减退、挑食、异食癖等;还可能伴有腹部胀大、大便不调(如溏泄、干结等)、夜眠不宁等表现,长期疳积还可能影响小儿生长发育,导致身高增长缓慢、智力发育受一定影响等。
二、小儿疳积的治疗
(一)非药物干预
1.饮食调整:根据小儿不同年龄提供适宜饮食,婴儿期保证母乳喂养或合理调配配方奶,添加辅食时遵循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一种到多种的原则,选择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且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软面条、蔬菜泥、水果泥等,避免食用辛辣、油腻、不易消化的食物,保证营养均衡以改善疳积状况。
2.中医传统疗法:可采用中医推拿等方法,例如揉板门(板门穴位于小儿手掌大鱼际平面),能起到健脾和胃的作用;推四横纹(四横纹位于小儿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掌侧,近端指间关节横纹处),有助于调中行气、消胀除烦等,但推拿需由专业的中医推拿医师操作,依据小儿具体病情进行针对性操作。
(二)药物辅助考量
药物使用需谨慎对待低龄儿童,优先以非药物干预为主。若需药物辅助,应在医生辨证论治下合理选用,如部分具有健脾消食作用的中成药等,但具体药物选择要严格遵循儿科用药规范,充分考虑小儿的生理特点,以保障用药安全,避免不恰当用药对小儿机体造成不良影响。同时,治疗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小儿对治疗的反应,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三、特殊人群(小儿)注意事项
小儿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脾胃功能相对较弱,在应对疳积时,家长要格外注意维持小儿生活规律,保证充足睡眠,营造舒适的生活环境。密切监测小儿体重、身高增长情况以及精神状态等,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有加重趋势,应及时带小儿就医,由专业医生进行全面评估和规范诊疗,避免因延误治疗而影响小儿正常生长发育。此外,要避免自行给小儿滥用药物,尤其是一些成分不明或不适合小儿的药物,严格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进行照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