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咳嗽可艾灸天突穴(位置、操作及作用)、膻中穴(位置、操作及作用)、肺俞穴(位置、操作及作用),艾灸时需注意年龄、体质因素,密切观察病情,还需注意环境因素,且艾灸仅为辅助治疗,咳嗽不缓解或加重要及时就医。
一、小儿咳嗽可艾灸的穴位及操作
(一)天突穴
1.位置:在颈部,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
2.操作方法:患儿取仰卧位,医者用艾条温和灸天突穴,距离皮肤2-3厘米,每次灸10-15分钟,以局部皮肤潮红但无烫伤为度。天突穴艾灸可起到宽胸理气、通利气道、降痰止咳的作用,对于小儿因外感或内伤引起的咳嗽有一定缓解作用。但要注意艾灸时避免艾灰掉落烫伤患儿,且小儿皮肤娇嫩,操作时需密切观察皮肤反应。
(二)膻中穴
1.位置:在胸部,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2.操作方法:同样让患儿仰卧,用艾条温和灸膻中穴,灸治时间10-15分钟。膻中穴为气会之所,艾灸此穴能理气宽胸、止咳平喘,对小儿咳嗽气喘等症状有改善作用。操作时要注意控制温度和距离,防止烫伤小儿。
(三)肺俞穴
1.位置:在背部,当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2.操作方法:患儿取俯卧位,医者用艾条温和灸肺俞穴,每侧灸5-10分钟。肺俞穴是肺之背俞穴,艾灸肺俞穴可调理肺气,宣肺止咳,对于小儿肺经相关病症引起的咳嗽有治疗作用。不过小儿背部皮肤较薄,艾灸时要特别留意温度,避免灼伤。
二、艾灸小儿咳嗽相关穴位的注意事项
(一)年龄因素
对于新生儿和婴儿,由于其皮肤、神经等发育尚不完善,艾灸时更要谨慎。婴儿皮肤娇嫩,耐受热刺激能力差,艾灸时应选择小剂量温和灸,且艾灸时间要短,密切观察局部皮肤反应。随着小儿年龄增长,可逐渐根据耐受程度适当调整艾灸时间和艾条距离,但仍需以安全为首要原则。
(二)体质因素
若小儿属于阴虚体质,表现为手足心热、盗汗、口干咽燥等,艾灸时要慎用或减少艾灸量和时间,因为艾灸有温热特性,可能会加重阴虚症状。而对于阳虚体质小儿,表现为怕冷、肢凉、大便溏薄等,艾灸相关穴位可能较为适宜,但也需适度,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三)病情观察
在艾灸过程中,要密切观察小儿的面色、呼吸等情况。如果小儿出现哭闹不安、皮肤发红明显甚至起疱等情况,应立即停止艾灸,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如冷敷等缓解局部不适。同时,艾灸只能作为小儿咳嗽的辅助治疗手段,如果小儿咳嗽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如出现高热、呼吸急促等严重情况,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
(四)环境因素
艾灸时要保持室内温度适宜,避免小儿受凉。艾灸后不要立即让小儿外出吹风,以免再次感受外邪导致咳嗽加重。室内要保持空气流通,但要避免风口直接对着小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