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黏膜烫伤后,首先立即用冷水冲洗或含服冰块冰水冷却降温,接着用淡盐水漱口并避免刺激性食物保持口腔清洁,然后根据烫伤程度采取相应措施,轻度可自行缓解,中度保持水疱完整等,重度立即就医,中度及以上烫伤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用促进黏膜修复药物。
一、冷却降温
1.立即用冷水冲洗:如果口腔黏膜被烫伤,应立即用流动的冷水冲洗烫伤部位,时间约10-15分钟,这样可以迅速降低局部温度,减轻烫伤程度。对于儿童,要注意控制水流速度和温度,避免儿童因水流过急而不适或受到二次伤害。因为冷水冲洗能使烫伤部位的毛细血管收缩,减少渗出,缓解疼痛。
2.含服冰块或冰水:可以含服少量冰块或冰水,同样能起到降温作用。但要注意,对于婴幼儿,不能直接含服冰块,以免发生窒息危险,可以用干净的纱布蘸取冰水轻敷烫伤部位。
二、保持口腔清洁
1.使用淡盐水漱口:烫伤后要注意保持口腔清洁,预防感染。可以用淡盐水漱口,每天3-4次。淡盐水有一定的杀菌作用,能减少口腔内细菌滋生。但对于儿童,要选择合适浓度的淡盐水,避免过咸刺激伤口。例如,可使用0.9%的生理盐水稀释后让儿童漱口,浓度过高可能会加重口腔黏膜的刺激。
2.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在口腔黏膜烫伤恢复期间,要避免食用辛辣、过烫、过硬以及酸性等刺激性食物,这些食物会刺激烫伤部位,加重疼痛和延缓愈合。对于有特殊生活方式的人群,如喜欢吃辛辣食物的人,要严格克制短期内的饮食偏好;对于儿童,家长要注意控制其饮食,选择软烂、温和的食物。
三、观察烫伤程度并采取相应措施
1.轻度烫伤:如果烫伤部位只是出现轻微发红、疼痛,没有水疱等情况,一般在采取上述冷却降温、保持口腔清洁等措施后,1-2天即可自行缓解。在这期间,要继续注意口腔护理,避免再次刺激伤口。
2.中度烫伤:若烫伤部位出现较小的水疱,此时不要自行挑破水疱,应保持水疱的完整性,以免引起感染。可以继续采用冷却降温、保持口腔清洁等措施,一般1-2周左右水疱会自行吸收,伤口逐渐愈合。对于儿童,由于其皮肤和口腔黏膜相对娇嫩,中度烫伤更要谨慎护理,密切观察水疱变化及伤口是否有感染迹象,如出现红肿加重、发热等情况,应及时就医。
3.重度烫伤:如果烫伤部位出现较大水疱、黏膜破损严重或伴有剧烈疼痛、发热等全身症状,应立即就医。重度烫伤可能需要专业的医疗处理,如清创、抗感染等治疗。对于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其身体恢复能力相对较弱,重度烫伤更要重视,及时就医能更好地保障伤口愈合和身体健康;对于儿童重度烫伤,家长要保持冷静,迅速带孩子就医,避免延误病情。
四、药物辅助(如需)
一般轻度烫伤可不用药物,中度及以上烫伤若有需要,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一些促进黏膜修复的药物,如康复新液等,但要严格遵循医生的建议,特别是儿童使用药物时要格外谨慎,避免使用不适合的药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