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阳虚因年老肾亏等致肾脏阳气虚衰,有男性生殖问题、女性宫寒等表现,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各年龄段可发;脾肾阳虚由肾阳虚累及脾阳等致,有消化系统及全身表现,舌淡胖有齿痕、苔白滑、脉沉迟无力,多见于年久体弱或慢性病患者,不同人群有相应注意事项。
一、定义与病因
肾阳虚:是指肾脏阳气虚衰,多因年老肾亏、房室过度、久病伤肾等因素导致。肾脏阳气不足,温煦功能减弱。
脾肾阳虚:多由肾阳虚衰,不能温煦脾阳,导致脾阳亦虚;或久泄久痢,损伤脾阳,波及肾阳而成。是脾肾两脏阳气亏虚的病理状态。
二、主要症状表现
肾阳虚
男性:常见阳痿早泄等生殖系统方面的问题,因肾阳不足,生殖功能受影响。
女性:可能出现宫寒不孕等情况,由于肾阳亏虚,胞宫失于温煦。
全身症状有畏寒怕冷,尤其腰膝部位怕冷明显,这是因为肾阳不足,不能温养肌肤筋脉;还可伴有精神萎靡、面色白或黧黑等表现。
脾肾阳虚
消化系统:有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且多在晨起时明显,因为脾肾阳虚,运化水谷功能严重失常,黎明前阳气未振,阴寒较盛,故腹部作痛,肠鸣即泻。
全身表现除了畏寒肢冷外,还有面色萎黄或苍白,神疲乏力等,是由于脾肾阳气亏虚,气血生化不足,不能滋养机体所致。
三、舌象脉象特点
肾阳虚
舌象:舌质淡,苔白。这是因为阳气不足,不能推动血液充分上荣于舌,且体内阴寒内盛,导致舌苔呈现白色。
脉象:脉沉细无力。沉脉主里证,细脉主气血两虚、诸虚劳损,无力脉提示阳气虚弱。
脾肾阳虚
舌象:舌质淡胖,边有齿痕,苔白滑。淡胖舌多主阳虚水湿内停,齿痕舌多因脾虚不能运化水湿,湿阻于舌体所致,白滑苔主寒湿内盛或阳虚水湿不化。
脉象:脉沉迟无力。沉迟脉多见于里寒证,阳虚则脉来无力,迟脉主寒证。
四、发病年龄与人群差异
肾阳虚:各个年龄段均可发生,老年人由于机体功能衰退,肾阳不足较为常见;性生活不节的中青年也易出现肾阳虚情况。
脾肾阳虚:多见于年久体弱的老年人,或患有慢性消耗性疾病的人群,如慢性肠炎、慢性肾炎等患者,病程较长,损伤脾肾阳气易出现脾肾阳虚的病理状态。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老年人:老年人本身阳气渐衰,若出现肾阳虚或脾肾阳虚情况,更应注意保暖,避免受寒,可适当进行温和的运动,如太极拳等,以促进气血运行,但运动强度不宜过大。在饮食上可适当食用温阳的食物,如羊肉、韭菜等,但需注意适量,避免加重脾胃负担。
女性:育龄期女性若有肾阳虚或脾肾阳虚,对于备孕人群,肾阳虚可能影响生殖功能,需及时调理;脾肾阳虚可能导致月经不调等问题,在调理时要兼顾脾肾,注意避免过度节食减肥等影响脾胃功能的行为,保持心情舒畅,因为情志不畅也会影响脾肾阳气。
儿童:一般较少出现肾阳虚或脾肾阳虚情况,但若有先天禀赋不足或患有某些慢性疾病,也可能出现相关症状,儿童出现此类情况时,非药物干预更为重要,如通过推拿按摩(需由专业人员操作)来温阳健脾,饮食上要保证营养均衡,避免食用生冷寒凉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