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炎是唇部炎症性疾病统称,分为慢性非特异性、腺性、接触性、光化性、肉芽肿性唇炎等,不同类型表现有差异,诊断依据病史和临床表现,需与其他疾病鉴别,可通过避免刺激等预防,唇部干燥脱屑等时要恰当护理。
一、唇炎的分类及特点
1.慢性非特异性唇炎:较为常见,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多种慢性长期刺激因素有关,如干燥、寒冷、风吹、烟酒刺激、舔唇、咬唇等不良习惯。临床表现为唇部干燥、脱屑、皲裂等,病情常反复,可持续数月甚至数年。不同年龄、性别均可发病,生活中习惯舔唇等不良生活方式者更易罹患,有相关病史如曾有过唇部炎症发作的人群复发风险相对较高。
2.腺性唇炎:较少见,与唇部黏液腺增生有关,可分为单纯型、浅表化脓型、深部化脓型。多见于中青年男性,病因可能与遗传、局部感染等因素有关,唇部可摸到多数散在或融合的小唾液腺导管口,有黏液分泌,病情进展可能出现感染、化脓等情况。
3.接触性唇炎:是因接触某些致敏或刺激物质而引起的唇部炎症。常见的致敏物质如唇膏、口红、牙膏等,刺激物质如辛辣食物等。发病有明确的接触史,唇部表现为肿胀、红斑、水疱、糜烂等,去除接触物后经适当处理可逐渐好转,有过敏体质者及近期有唇部接触新的化妆品、饰品等情况的人群易发生。
4.光化性唇炎:主要是因过度日光照射引起,多见于农民、渔民及户外工作者等长期暴露于日光下的人群,以唇部肿胀、糜烂、结痂等为主要表现,有明确的日光照射史,病情与日光照射强度和时间相关。
5.肉芽肿性唇炎:病因不明,可能与结节病、细菌或病毒感染等有关。表现为唇部弥漫性肿胀,触之有弹性,病情可持续进展,不同年龄、性别均可发病,目前具体的发病机制与个体的免疫等因素相关。
二、唇炎的临床表现
不同类型唇炎表现各有差异,但一般都有唇部的异常改变,如唇部干燥、起皮、红肿、疼痛、瘙痒、糜烂、渗出、结痂等,严重时会影响唇部的正常功能,如进食、说话等,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影响,尤其对于儿童等特殊人群,可能会因唇部不适而影响进食和情绪等。
三、唇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主要依据病史(如接触史、日光暴露史等)、临床表现(唇部的具体症状表现)进行初步诊断,必要时可能会结合实验室检查等进一步明确,如过敏原检测等有助于接触性唇炎的诊断。
2.鉴别诊断:需与唇部的扁平苔藓、盘状红斑狼疮等疾病相鉴别,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临床表现特点及必要的辅助检查来区分不同疾病,以制定准确的治疗方案。
四、唇炎的预防与护理
1.预防:避免各种慢性刺激因素,如保持唇部湿润,使用润唇膏;纠正舔唇、咬唇等不良习惯;避免长时间日光直射唇部,外出时可佩戴口罩等防护用品;对于有接触性唇炎风险的人群,尽量避免接触已知的致敏或刺激物质等。
2.护理:唇部干燥脱屑时,可使用温和的唇部护理产品;出现糜烂渗出时,要保持唇部清洁,避免感染,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相应的药物进行局部处理等,特殊人群如儿童,要选择儿童专用的温和护理产品,家长要监督儿童纠正不良习惯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