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肾阳虚可由多种因素引发,包括先天禀赋因素致部分人群先天体质弱存脾肾阳虚体质基础;外感寒邪直中脏腑致脾肾阳虚;饮食不节过食生冷损伤脾阳进而影响肾阳;久病耗伤致慢性疾病迁延不愈耗伤阳气引发;年老体衰致阳气渐弱,肾阳不足不能温煦脾阳;过度劳累劳倦伤脾,损耗脾气进而影响肾阳,不同人群因相应因素易出现脾肾阳虚。
一、先天禀赋因素
部分人群由于先天体质较弱,肾脾之阳气不足,这是脾肾阳虚形成的一个潜在因素。例如,胎儿在母体发育过程中,若母体体质虚弱,或受到某些不利因素影响,可能导致小儿出生后就存在脾肾阳虚的体质基础。对于婴幼儿来说,先天禀赋不足是较为常见的引发脾肾阳虚的原因之一,他们的机体各脏腑功能相对稚嫩,更容易因先天因素出现脾肾阳虚的状况。
二、外感寒邪侵袭
寒邪直中脏腑:长期处于寒冷潮湿的环境中,寒邪容易直中人体的脾、肾。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当寒邪侵犯脾阳,会影响脾的运化功能;侵犯肾阳,会影响肾的温煦功能。比如,一些长期在寒冷环境中工作的人群,如渔民、冷库工作人员等,由于长时间受到寒邪侵袭,容易出现脾肾阳虚的情况。对于成年人而言,长期处于寒冷环境是外感寒邪导致脾肾阳虚的常见原因,寒冷的刺激会使人体阳气受损,进而影响脾和肾的功能。
三、饮食不节
过食生冷:长期大量食用生冷食物,如冷饮、生鱼片、冰镇水果等,会损伤脾阳。脾阳受损后,进一步影响肾阳,因为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脾阳不足,不能温养肾阳,可导致脾肾阳虚。例如,一些喜欢吃冷饮的年轻人,长期过度食用生冷食物,容易出现脾肾阳虚的症状,如畏寒怕冷、腹泻、腰膝酸软等。对于各年龄段中饮食不节,尤其是过食生冷的人群,都可能因这种不良饮食习惯引发脾肾阳虚。
四、久病耗伤
慢性疾病影响:患有一些慢性疾病,如慢性肾炎、慢性肠炎、慢性心力衰竭等,疾病迁延不愈,会耗伤人体阳气。以慢性肾炎为例,长期的肾脏病变会导致肾阳亏虚,肾阳不足又会影响脾的运化功能,从而出现脾肾阳虚的病理变化。对于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群,尤其是病情较长时间未得到有效控制的患者,久病耗伤阳气是导致脾肾阳虚的重要原因。老年人由于机体功能衰退,本身就相对容易出现慢性疾病,且患病后更易因久病耗伤阳气而引发脾肾阳虚。
五、年老体衰
阳气渐弱: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阳气逐渐衰退。老年人的脾肾功能本身就处于衰退状态,肾阳不足则不能温煦脾阳,导致脾阳也虚,从而形成脾肾阳虚。比如,很多老年人体质虚弱,容易出现畏寒肢冷、腹胀便溏、腰膝冷痛等脾肾阳虚的表现。老年人由于生理机能的自然衰退,是脾肾阳虚的高发人群,年龄因素是导致其出现脾肾阳虚的重要方面。
六、过度劳累
劳倦伤脾:长期过度劳累,尤其是过度劳累伤脾,脾主肌肉四肢,过度劳累会损耗脾气。脾气虚则进一步影响肾阳的温煦,导致脾肾阳虚。例如,一些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群,由于过度劳累,容易出现脾肾阳虚的情况,表现为神疲乏力、畏寒、腹胀腹泻等。对于长期过度劳累的人群,无论是年轻人还是中老年人,都可能因劳倦过度而损伤脾阳,进而影响肾阳,引发脾肾阳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