腮腺炎的典型症状包括腮腺肿胀与疼痛、发热与全身症状、唾液腺分泌异常;不同类型腮腺炎症状有差异,如流行性腮腺炎可并发其他炎症,化脓性腮腺炎有脓性分泌物,免疫性腮腺炎伴自身免疫症状;特殊人群如儿童、孕妇、老年人及免疫力低下者症状各有特点;症状鉴别需与淋巴结炎、颞下颌关节紊乱区分,实验室检查可辅助诊断。
一、腮腺炎的典型症状及表现
1.腮腺肿胀与疼痛:腮腺炎最显著的症状为单侧或双侧腮腺区肿胀,通常以耳垂为中心向周围扩散,触诊时可见皮肤紧张、发亮,按压时有明显压痛。肿胀在发病后1~3天达到高峰,持续5~7天逐渐消退,儿童患者可能因疼痛拒绝进食或咀嚼。研究显示,约90%的流行性腮腺炎患者会出现腮腺肿胀,且男性患者略多于女性。
2.发热与全身症状:多数患者伴随中低度发热(37.5℃~38.5℃),部分可出现高热(>39℃),发热通常持续3~5天,与腮腺肿胀同步或稍前出现。同时可能伴有头痛、乏力、食欲减退、肌肉酸痛等全身症状,儿童患者可能表现为易激惹或嗜睡。
3.唾液腺分泌异常:腮腺导管口可能因肿胀而出现红肿,挤压时可见清亮或脓性分泌物。患者常自觉口腔干燥,吞咽时疼痛加剧,尤其在进食酸性食物(如柠檬、醋)时,因刺激唾液分泌导致疼痛加重。
二、不同类型腮腺炎的症状差异
1.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性):由腮腺炎病毒引起,具有传染性,除腮腺症状外,约30%~40%的患者可能并发睾丸炎(男性青少年)、卵巢炎(女性)、脑膜炎或胰腺炎。睾丸炎表现为阴囊红肿、疼痛,卵巢炎则出现下腹疼痛,脑膜炎以头痛、呕吐、颈强直为特征。
2.化脓性腮腺炎(细菌性):多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或链球菌感染引起,常发生于免疫力低下或脱水患者。症状包括单侧腮腺剧烈疼痛、局部皮肤发红、体温升高(常>39℃),挤压腮腺可见脓性分泌物从导管口流出,需通过细菌培养确诊。
3.免疫性腮腺炎:与自身免疫疾病(如干燥综合征、IgG4相关性疾病)相关,表现为双侧腮腺持续性肿大,无急性疼痛,但可能伴随口干、眼干、关节痛等症状,需通过血清学检查(如抗SSA/SSB抗体)鉴别。
三、特殊人群的症状特点
1.儿童患者:5~15岁儿童为高发人群,症状可能不典型,部分仅表现为低热、食欲减退,腮腺肿胀可能被忽视。需注意并发症风险,如睾丸炎可能影响生育功能,脑膜炎可能导致长期神经系统后遗症。
2.孕妇患者:妊娠早期感染可能增加流产风险,妊娠晚期感染可能通过胎盘垂直传播给胎儿。症状与普通患者相似,但需密切监测胎儿情况,必要时进行超声检查。
3.老年人及免疫力低下者:症状可能更严重,化脓性腮腺炎风险增加,易发展为败血症或腮腺脓肿。需关注基础疾病(如糖尿病)对预后的影响,及时进行影像学检查(如CT)评估病情。
四、症状的鉴别与诊断要点
1.与淋巴结炎鉴别:颈部淋巴结炎表现为耳后或颌下淋巴结肿大,质地较硬,活动度差,无腮腺导管口红肿,超声检查可明确。
2.与颞下颌关节紊乱鉴别:后者表现为张口疼痛、关节弹响,腮腺区无肿胀,通过张口度检查可区分。
3.实验室检查:病毒性腮腺炎可见白细胞计数正常或轻度升高,淋巴细胞比例增加;化脓性腮腺炎则白细胞计数显著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C反应蛋白(CRP)升高。血清淀粉酶在腮腺炎患者中可能升高,但需排除胰腺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