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头溃疡是舌部黏膜缺损溃烂,有常见原因包括创伤性、感染性、系统性疾病、营养缺乏因素,临床表现有症状表现的人群和病情程度差异,诊断方法有病史采集和临床检查,需与其他口腔黏膜病鉴别。
一、舌头溃疡的定义
舌头溃疡是指发生在舌部的黏膜缺损、溃烂,表面常覆盖有坏死组织形成的假膜,周围黏膜红肿。
二、常见原因
1.创伤性因素
年龄与生活方式影响:儿童常因玩耍时牙齿咬伤舌头、进食尖锐食物划伤舌头等导致创伤性溃疡。成年人则可能因刷牙时用力不当、咀嚼不慎咬伤舌头等引起。例如,儿童在长牙期,口腔内感觉不适,可能会不自觉地咬到舌头;而一些喜欢吃硬脆食物的成年人,如吃油炸花生米时,容易咬伤舌头。
病史相关:有口腔不良修复体的患者,修复体边缘不光滑,长期摩擦舌头也可引发溃疡。
2.感染性因素
年龄与性别差异:病毒感染是常见原因,如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更容易感染单纯疱疹病毒,引发疱疹性口炎,表现为舌头等口腔黏膜出现成簇的小水疱,破溃后形成溃疡。而对于不同性别来说,在感染概率上无明显差异,但在病情恢复上可能因个体差异有所不同。
生活方式与病史关联:机体免疫力低下时,如长期熬夜、过度劳累的人群,容易受到细菌感染引发溃疡,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导致的溃疡。有口腔卫生不良病史的人,口腔内细菌滋生,也增加了感染性舌头溃疡的发生风险。
3.系统性疾病因素
年龄与特殊人群风险:一些系统性疾病可伴发舌头溃疡,如白塞病,多见于中青年,除了舌头溃疡外,还可出现眼部病变、生殖器溃疡等。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佳,机体抵抗力下降,容易发生感染,且伤口愈合慢,舌头溃疡不易恢复,同时高血糖环境有利于细菌生长繁殖,增加了舌头溃疡的发生及感染风险。
生活方式与病史影响:患有胃肠道疾病的人群,如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可能因营养吸收障碍等因素导致维生素等缺乏,从而引发舌头溃疡。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史的人,自身免疫系统紊乱,也容易出现舌头溃疡等口腔表现。
4.营养缺乏因素
年龄与性别影响: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若缺乏维生素B族(如维生素B、维生素B等)、铁、锌等营养素,容易出现舌头溃疡。孕妇在孕期若营养摄入不均衡,也可能导致维生素等缺乏引发舌头溃疡,这与女性在特殊生理时期对营养的需求增加有关。
生活方式与病史关联:长期素食者,若不注意合理搭配饮食,容易缺乏多种营养素,增加舌头溃疡的发生几率。有挑食、偏食病史的人,由于营养摄入单一,也容易出现营养缺乏性舌头溃疡。
三、临床表现
1.症状表现
不同人群特点:儿童舌头溃疡时可能会哭闹、流涎,影响进食,因为儿童表达能力有限,主要通过哭闹等方式表现不适。成年人舌头溃疡则主要表现为局部疼痛,进食刺激性食物(如酸、辣食物)时疼痛加剧。
病情程度差异:轻度舌头溃疡,溃疡面积较小,疼痛相对较轻,一般1-2周可自愈;重度舌头溃疡,溃疡面积大,疼痛明显,可能持续数周不愈,且可能伴有发热、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方法
病史采集:详细询问患者的发病经过、创伤史、既往病史、用药史等。例如,询问儿童是否有咬伤舌头的经历,成年人是否有口腔不良修复体等情况。
临床检查:医生通过视诊观察舌头溃疡的部位、大小、形态、颜色等,同时检查口腔其他部位及全身情况。
2.鉴别诊断
与其他口腔黏膜病鉴别:与复发性阿弗他溃疡鉴别,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具有周期性、复发性、自限性特点,溃疡表面覆盖黄色假膜,周围有红晕;与癌性溃疡鉴别,癌性溃疡多为不规则形,边缘隆起,基底硬,疼痛不明显,需通过病理检查进行鉴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