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血管瘤彩超多表现为高回声、边界清、有丰富但流速慢的血管网;肝癌彩超回声多样、边界不清、血流丰富且多为高速高阻,不同人群中两者彩超表现有差异,儿童、老年及不同生活方式人群有各自特点需综合判断。
一、肝血管瘤彩超描述特点
1.回声特点
多数肝血管瘤在彩超下表现为高回声,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晰。这是因为肝血管瘤内部主要由扩张的血窦组成,回声反射较强。例如,研究发现约70%-80%的肝血管瘤表现为高回声结节,其内部回声均匀,与周围肝组织分界清楚。
也有部分肝血管瘤可为低回声或混合回声,但低回声型肝血管瘤边界同样较为清晰,内部回声不均匀程度相对较轻。
2.血管特征
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显示肝血管瘤内部有丰富的血管网,不过血流速度相对较慢。一般呈周边点状或短线状血流信号,典型的可呈现“筛网状”或“管道征”,这是由于血管瘤内血窦相互连通形成的血管结构在彩超下的表现。
3.形态及边界
肝血管瘤通常形态规则,多为圆形或类圆形,边界清晰,与周围肝组织有明显的分界,这是与肝癌在彩超表现上的一个重要区别点,肝癌边界多数不清,呈浸润性生长。
二、肝癌彩超描述特点
1.回声特点
肝癌的彩超回声表现多样,可为低回声、高回声或混合回声。低回声型肝癌较为常见,其内部回声不均匀,与周围肝组织分界不清,边界多呈浸润状。高回声型肝癌内部回声杂乱,可能有结节状高回声区。混合回声型则同时存在低回声和高回声区域。例如,在一些研究中,约40%-60%的肝癌表现为低回声,且低回声区边界不规整,有浸润周围肝组织的表现。
2.血管特征
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肝癌内部血流信号丰富,常见高速高阻的动脉血流频谱。这是因为肝癌细胞生长迅速,需要大量血液供应,肿瘤内部形成丰富的新生血管,血管阻力较高,血流速度较快。可以检测到动脉期高速血流,阻力指数(RI)通常大于0.7。
3.形态及边界
肝癌的形态多不规则,边界不清晰,呈浸润性生长,可向周围肝组织侵犯,与周围肝组织分界模糊。部分肝癌可伴有包膜,但包膜不完整或不清晰,而肝血管瘤边界清晰,有完整的包膜样结构(虽然包膜不是病理学上严格的包膜,但彩超下可呈现相对清晰的边界)。
三、不同人群的相关情况考虑
1.儿童人群
儿童肝血管瘤和肝癌相对少见,但彩超表现仍有差异。儿童肝血管瘤彩超表现与成人有一定相似性,多为高回声结节,边界清晰,血流相对缓慢。而儿童肝癌更为罕见,其彩超回声特点与成人肝癌类似,但需要结合儿童的病史等情况综合判断。儿童肝癌可能有生长速度相对较快的特点,在彩超下可观察到肿瘤生长变化较成人肝癌可能更迅速,需及时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
2.老年人群
老年人群中肝血管瘤和肝癌的彩超表现基本符合上述一般特点,但老年患者可能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如肝硬化等,这可能会影响彩超对肿瘤边界等的判断。例如,肝硬化患者肝实质回声不均匀,可能会干扰对肝血管瘤或肝癌边界的观察,需要结合患者的肝功能、甲胎蛋白(AFP)等其他检查综合分析。老年肝癌患者可能血流特点可能因身体状况不同而有一定差异,但总体上仍以高速高阻血流为主要特征。
3.不同生活方式人群
长期饮酒人群,若发生肝癌,其彩超表现可能受到酒精性肝病的影响。酒精性肝病可导致肝实质回声改变,可能使肝癌的彩超回声特点不典型。而对于肝血管瘤,生活方式对其彩超表现影响不大,主要还是取决于血管瘤本身的血管结构等因素。有肝炎病史人群,尤其是乙肝或丙肝患者,发生肝癌的风险增加,这类人群彩超检查时需重点关注肝脏有无异常回声结节,肝癌在这类人群中更易出现,其彩超表现结合AFP等肿瘤标志物检查更有助于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