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风热感冒需采取一般治疗(保证休息与通风、清淡饮食补水)、物理降温(体表冷敷、温水擦浴)、中医外治穴位按摩辅助,儿童和老年人有特殊注意事项,儿童物理降温防着凉、饮食易消化,老年人物理降温动作缓、饮食控基础病,感冒不缓解或有并发症要就医。
一、一般治疗措施
(一)休息与环境
1.休息:夏季风热感冒时应保证充足的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充足的休息有助于身体的免疫系统发挥作用来对抗病毒或细菌。例如,成年人每天应保证7-8小时的睡眠时间,儿童可能需要更长时间的睡眠,一般幼儿需12-14小时,学龄儿童需10-12小时。
2.环境:保持室内环境凉爽、通风,温度可调节在26℃左右,湿度保持在50%-60%为宜。良好的通风环境可以让空气流通,减少病毒在室内的浓度,有利于患者康复。
(二)饮食调理
1.清淡易消化食物:多吃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小米粥、蔬菜汤等。小米粥易于消化,能为身体提供能量,且不会加重胃肠道负担。蔬菜汤可以补充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例如菠菜汤富含维生素C等,有助于增强机体抵抗力。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如辣椒、油炸食品等,这些食物可能会加重风热感冒的症状,因为辛辣食物会生热助火,油腻食物不易消化,会影响脾胃功能,不利于病情恢复。
2.补充水分:多喝水,每日饮水量应在1500-2000毫升左右。充足的水分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帮助身体排出毒素。可以选择饮用白开水、淡盐水或适量的鲜榨果汁等,但应避免饮用含糖量过高的饮料,以免影响食欲和加重胃肠道负担。
二、物理降温措施
(一)体表降温
1.冷敷:对于发热的患者,可以用冷毛巾敷额头,每次敷15-20分钟,可重复使用。冷毛巾可以通过传导热量,降低头部温度,缓解发热引起的不适。例如,当体温在38.5℃以下时,通过额头冷敷可以起到一定的降温作用。对于儿童,要注意冷敷时毛巾温度不宜过低,以免引起儿童不适。
2.温水擦浴:用32-34℃的温水擦拭患者的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的部位,擦拭时间每次10-15分钟。温水擦浴可以通过蒸发散热,帮助降低体温。例如,成年人擦拭颈部时,从耳后沿颈部两侧向下擦拭至锁骨上窝;擦拭腋窝时,从腋窝上方向下擦拭至肘部等。儿童进行温水擦浴时,要注意动作轻柔,时间不宜过长,避免儿童着凉。
三、中医外治法辅助
(一)穴位按摩
1.风池穴:风池穴位于后颈部,枕骨之下,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用拇指按揉风池穴,每次按揉1-3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宜。按揉风池穴可以起到疏散风热的作用,对于风热感冒引起的头痛、头晕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对于不同年龄段的人群,按揉力度可适当调整,儿童按揉力度应轻柔。
2.大椎穴:大椎穴位于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用拇指或食指点按大椎穴,每次点按1-3分钟,有清热解表的功效,有助于缓解风热感冒引起的发热等症状。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儿童
1.儿童患夏季风热感冒时,物理降温是首选的降温方式。要特别注意避免使用过冷的水或长时间擦浴,防止儿童着凉。在饮食方面,要保证营养均衡的同时,选择更适合儿童口味且易消化的食物。如果儿童出现高热不退、精神萎靡等情况,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
(二)老年人
1.老年人夏季患风热感冒时,要密切关注体温变化和全身状况。在进行物理降温时,要注意动作缓慢,避免因体位变化过大引起头晕等不适。饮食上要注意营养丰富且易于消化,同时要考虑老年人的基础疾病情况,如患有糖尿病的老年人,要注意控制饮食中糖分的摄入。如果老年人感冒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出现并发症迹象,如咳嗽加重、呼吸困难等,应尽快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