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中医治疗需根据具体证型辨证论治,结合针灸推拿、康复调养等综合方法,且要考虑老年、女性等特殊人群特点进行个性化治疗与调养,如心肺气虚证用保元汤合生脉散加减,气阴两虚证用炙甘草汤加减,阳虚水泛证用真武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减,痰瘀互结证用瓜蒌薤白半夏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针灸选内关等穴补泻操作,推拿有揉膻中等手法;运动康复可选太极拳等缓慢运动,饮食宜清淡低盐低脂并根据证型选食;老年患者用药、针灸推拿及运动要谨慎,女性患者要考虑特殊生理时期等进行个性化调治。
一、中药辨证论治
(一)心肺气虚证
多见于冠心病心力衰竭早期,以气短、乏力、自汗、心悸等为主要表现。治以补心肺之气,方用保元汤合生脉散加减。研究表明,保元汤中的黄芪等药物具有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心功能的作用,生脉散能调节心肌代谢,提高机体耐缺氧能力。
(二)气阴两虚证
患者既有气虚表现又有阴虚表现,如心悸气短、神疲乏力、头晕目眩、口干咽燥等。治以益气养阴,方用炙甘草汤加减。现代药理学研究显示,炙甘草汤中的多种药物成分可改善心肌供血,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对改善气阴两虚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症状有积极作用。
(三)阳虚水泛证
常表现为心悸喘促、不能平卧、浮肿、畏寒肢冷等,治以温阳利水,方用真武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减。真武汤中的附子等药物有温阳散寒之功,葶苈大枣泻肺汤能泻肺行水,临床研究发现该方组合可减轻心脏负荷,改善水钠潴留情况。
(四)痰瘀互结证
可见胸闷心痛、咳嗽痰多、口唇紫暗、舌紫暗或有瘀斑等,治以化痰逐瘀,方用瓜蒌薤白半夏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瓜蒌薤白半夏汤有通阳化痰作用,血府逐瘀汤能活血化瘀,现代研究表明其可改善冠状动脉血流,抑制血小板聚集,减轻心肌纤维化。
二、针灸推拿治疗
(一)针灸
1.选穴:常选取内关、心俞、厥阴俞、膻中、水分、阴陵泉等穴位。内关为心包经络穴,能宁心安神、理气止痛;心俞、厥阴俞为心之背俞穴,可补益心气;膻中为气会,能宽胸理气;水分、阴陵泉可利水消肿。针刺时根据患者具体病情进行补泻操作,一般实证用泻法,虚证用补法或平补平泻法。
2.作用机制:针灸通过调节经络气血,改善心脏的气血供应和功能状态。研究证实,针刺内关等穴位可调节自主神经功能,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提高迷走神经张力,从而改善心脏功能。
(二)推拿
1.操作方法:可采用揉膻中、擦心前区、按揉心俞、肾俞等手法。揉膻中以手掌大鱼际或掌根揉膻中穴,约5-10分钟;擦心前区用手掌小鱼际快速擦心前区,以透热为度;按揉心俞、肾俞穴,每穴约1-3分钟。
2.作用:推拿能促进气血运行,缓解胸闷、心悸等症状。通过手法刺激相应穴位和部位,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调节脏腑功能,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症状改善有一定帮助。
三、中医康复调养
(一)运动康复
根据患者病情适当进行运动,如太极拳、八段锦等缓慢柔和的运动。太极拳动作缓慢、柔和,能调节呼吸,增强心肺功能,研究表明长期练习太极拳可提高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运动耐量,改善心功能。运动时要注意循序渐进,避免剧烈运动,以患者不感到疲劳为宜,同时要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等调整运动强度和时间,年龄较大或女性患者可能需要适当降低运动强度。
(二)饮食调理
1.总体原则:宜清淡、易消化,低盐、低脂饮食。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控制盐的摄入量,每日盐摄入量一般不超过5克,严重水肿患者可控制在3克以内。
2.具体食物:可多食用蔬菜水果,如苹果、香蕉、芹菜、菠菜等,蔬菜水果富含维生素、膳食纤维等,有助于改善心血管功能。适当摄入优质蛋白,如瘦肉、鱼类、豆类等,但要注意适量,避免加重心脏负担。对于阳虚水泛证患者,可适当食用温阳利水的食物,如黑豆、冬瓜等;气阴两虚证患者可食用益气养阴的食物,如山药、银耳等。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老年患者
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中医治疗时要注意药物的选择和针灸推拿的力度。药物方面要考虑老年人肝肾功能减退,选择对肝肾功能影响较小的药物。针灸推拿时手法不宜过重,避免引起患者不适。同时,老年患者康复运动要更加谨慎,运动前需进行全面的身体评估,运动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反应,根据患者耐受情况调整运动方案。
(二)女性患者
女性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在中医治疗中要关注其内分泌等特点。在辨证论治时要考虑女性月经、妊娠等特殊生理时期的影响。康复运动方面,要根据女性的体力和喜好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如瑜伽等相对柔和的运动可能更适合部分女性患者,但同样要注意适度。饮食调理上,要结合女性的体质特点进行个性化调整。
总之,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中医治疗需根据患者的具体证型进行辨证论治,同时结合针灸推拿、康复调养等综合方法,并且要充分考虑不同人群的特点进行个性化治疗和调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