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精症的成因多样,包括遗传因素致染色体异常影响生精;内分泌因素如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异常、雄激素水平异常干扰精子生成;感染因素中生殖系统及性传播疾病引发炎症损害生精;精索静脉曲张使睾丸局部环境改变影响生精;自身免疫产生抗精子抗体攻击精子;环境因素里职业接触有害物质、高温及生活环境污染影响生殖;生活方式上不良饮食习惯致营养缺乏、作息不规律打乱生物钟;医源性因素中药物损害生精细胞、手术影响睾丸血供或生精结构等都可导致少精症。
一、遗传因素
某些染色体异常可导致少精症,例如克氏综合征,患者性染色体核型为47,XXY,其睾丸生精功能会受到显著影响,精子数量明显减少。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导致的少精症具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是由于染色体上的基因缺陷或突变影响了精子发生相关的关键通路。
二、内分泌因素
1.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异常
垂体前叶功能减退,如垂体瘤等疾病可导致促性腺激素分泌减少,包括促卵泡生成素(FSH)和促黄体生成素(LH),FSH主要作用于睾丸生精上皮,促进精子的生成,FSH缺乏会使生精上皮发育不良,从而引起少精症。例如,垂体泌乳素瘤患者,过高的泌乳素会抑制性腺轴功能,导致睾酮分泌减少,影响精子生成。
甲状腺功能异常也可影响少精症,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均可通过影响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进而影响性腺轴,导致激素分泌紊乱,影响精子的产生。甲状腺功能亢进时,过多的甲状腺激素可能会干扰生殖内分泌的平衡;甲状腺功能减退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使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增加,间接影响性腺轴,导致精子生成减少。
2.雄激素水平异常
雄激素是维持男性生殖功能的重要激素,体内雄激素水平异常可导致少精症。如果雄激素合成或代谢障碍,会影响睾丸的生精功能。例如,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患者,由于肾上腺皮质激素合成途径中某些酶的缺陷,导致雄激素合成异常,同时可能伴有促性腺激素水平的改变,进而影响精子生成。
三、感染因素
1.生殖系统感染
附睾炎、前列腺炎、精囊炎等生殖系统感染性疾病可引起少精症。例如,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原体感染附睾,可导致附睾管堵塞,影响精子的运输,同时炎症反应会释放炎症介质,损害生精细胞,影响精子的生成;前列腺炎时,前列腺液的成分发生改变,pH值、白细胞数量等异常,不利于精子的生存和活动,长期的炎症刺激还可能影响睾丸的生精功能。
性传播疾病如淋病、衣原体、支原体感染也与少精症密切相关。淋病奈瑟菌感染尿道及生殖系统,可引起尿道狭窄、附睾炎等,进而影响精子的产生和运输;衣原体、支原体感染可导致附属性腺炎症,影响精液的质量,使精子数量减少。
四、精索静脉曲张
精索静脉曲张是导致少精症的常见原因之一。精索静脉曲张时,睾丸局部温度升高,影响睾丸的生精功能;同时,静脉回流受阻,睾丸组织内二氧化碳蓄积,乳酸等代谢产物堆积,干扰了精子的发生和成熟过程。研究发现,精索静脉曲张患者中约有40%-80%存在少精症,且曲张程度越严重,少精症的发生率越高。
五、免疫因素
自身免疫因素可导致少精症,男性自身产生抗精子抗体,抗精子抗体可附着在精子表面,影响精子的活力和运动能力,还可干扰精子的发生过程,导致精子数量减少。例如,附睾炎、睾丸炎等疾病后,机体的免疫系统被激活,产生抗精子抗体,攻击自身的精子,引起少精症。
六、环境因素
1.职业环境
长期接触某些有害物质的职业人群易患少精症,如长期接触有机溶剂(如苯、甲苯等)、重金属(如铅、汞等)的工人。有机溶剂可通过影响睾丸的生精细胞,干扰精子的生成;重金属在体内蓄积,可损害睾丸的生精功能,导致精子数量减少。
高温环境也是一个重要因素,长期从事高温作业的人群,如炼钢工人、桑拿技师等,睾丸局部温度升高,影响精子的生成和发育,从而导致少精症。
2.生活环境
长期处于污染的环境中,如空气污染、水源污染等,也可能对生殖系统产生不良影响。例如,空气中的某些有害化学物质可通过呼吸进入人体,干扰内分泌系统和生殖系统的正常功能,导致少精症的发生风险增加。
七、生活方式因素
1.不良饮食习惯
长期挑食、偏食导致营养不均衡,缺乏某些重要的营养素,如锌、硒等。锌是精子生成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参与精子的代谢和获能过程,硒具有抗氧化作用,能保护生精细胞免受氧化损伤,缺乏锌、硒等营养素可导致少精症。例如,长期素食的人群,如果不注意补充锌、硒等元素,易发生少精症。
过度饮酒可影响生殖系统功能,酒精会损害睾丸的生精细胞,抑制雄激素的合成,导致精子数量减少,同时还可能影响精液的质量。长期大量吸烟的男性,香烟中的尼古丁等有害物质可影响精子的生成和发育,增加少精症的发生几率。
2.作息不规律
长期熬夜会打乱人体的生物钟,影响内分泌系统的正常功能,导致激素分泌紊乱,进而影响睾丸的生精功能。例如,熬夜可使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调节失衡,FSH、LH等激素分泌异常,影响精子的生成。
八、医源性因素
1.药物影响
某些药物可导致少精症,如化疗药物,化疗药物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会对睾丸的生精细胞造成损伤,抑制精子的生成;一些治疗痤疮的药物、抗高血压药物等也可能影响生殖系统功能,导致精子数量减少。例如,长期服用某些抗高血压药中的利尿剂,可能会影响体内的电解质平衡和激素水平,间接影响精子的生成。
2.手术因素
男性生殖系统的手术,如睾丸手术、前列腺手术等,可能会影响睾丸的血供或生精结构,导致少精症。例如,睾丸肿瘤手术可能会切除部分睾丸组织,影响生精功能;前列腺癌根治术可能会损伤周围的神经血管,影响雄激素的分泌和精子的运输,从而导致少精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