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胃热症状包括饮食与消化异常、口腔症状、睡眠质量差等。去胃火方法包括饮食调理、药物调理等。

一.症状
1.饮食与消化异常
胃热会影响宝宝脾胃运化,表现为食欲减退,吃奶或吃辅食时抗拒、量少;部分宝宝会出现“食积化热”,伴随腹胀、嗳气,偶尔有恶心、吐奶,呕吐物多有酸腐味,大便偏干、排便费力,甚至2-3天排便一次。
2.口腔症状
胃热上蒸易致口腔津液减少,宝宝常出现口干、频繁舔嘴唇,或在吃奶、哭闹时能闻到口腔有酸臭味;部分宝宝会因口腔黏膜受内热刺激,出现牙龈轻微红肿,或频繁流口水(非出牙期正常流涎)。
3.睡眠质量差
中医认为“胃不和则卧不安”,胃热会让宝宝腹部不适,夜间入睡困难、易惊醒,或睡觉时频繁翻身、蹬被子,部分宝宝还会出现“盗汗”,即入睡后头部、颈部出汗明显,醒后汗止。
二.去胃火方法
1.饮食调理
母乳喂养妈妈需忌辛辣、油腻(如辣椒、油炸食品),避免内热通过乳汁传递;奶粉喂养可按比例冲调,避免过浓,两餐间喂10-20ml温水补水;添加辅食的宝宝,可吃清热易消化的食物,如南瓜泥、梨泥,或煮少量白萝卜水(无调料),帮助清热消食,减少食积化热。
2.药物调理
在中医师指导下,用金银花、菊花煮水,放温后少量喂服(适合6个月以上宝宝),清热不伤脾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