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伤需迅速脱离寒冷环境脱去潮湿束缚衣物,轻度冻伤将部位泡37-40℃温水复温至转红温热,重度冻伤避免局部复温而全身置于40-42℃温水浴复温并监测生命体征,未破溃创面用促进血液循环药物按摩,破溃创面用碘伏消毒保持清洁干燥覆盖无菌纱布,使用改善微循环药物但优先非药物干预,儿童复温需温和且局部处理严格无菌,老人注重局部创面细致护理加强营养观察并发症,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血糖关注创面愈合情况。
一、冻伤现场处理
迅速脱离寒冷环境,立即脱去潮湿、束缚血液循环的衣物,避免强行去除与冻伤部位粘连的衣物,防止加重损伤。
二、复温方法
轻度冻伤:将冻伤部位浸泡于37~40℃温水中复温,时间控制在15~30分钟,注意水温不宜过高,防止烫伤,复温至冻伤部位皮肤转红、有温热感为宜。
重度冻伤:避免局部直接复温,以防再灌注损伤,可将全身置于40~42℃温水浴中整体复温,复温过程需监测生命体征。
三、局部创面处理
未破溃创面:可外用具有促进血液循环作用的药物,如冻疮膏等,涂抹后轻轻按摩以帮助吸收。
破溃创面:先用碘伏消毒创面,保持创面清洁干燥,防止感染,可覆盖无菌纱布进行保护。
四、药物应用
可使用改善微循环的药物,如己酮可可碱等(需基于循证依据选用),但需注意优先采用非药物干预措施,尤其要避免低龄儿童使用不恰当药物。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冻伤时复温需格外温和,避免因复温不当造成二次损伤,局部处理时严格遵循无菌操作,预防感染。
老年人:老年人冻伤后恢复能力较弱,更应注重局部创面的细致护理,加强营养支持以促进愈合,密切观察有无感染等并发症。
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冻伤后需严格控制血糖,密切关注创面愈合情况,防止因血糖控制不佳导致感染加重,延缓创面修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