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糖尿病需通过生活方式干预(饮食管理、运动锻炼)、血糖监测、药物治疗(胰岛素治疗)来管理,孕妇自身要密切关注身体状况、保持良好心态,加强对胎儿的监测,有妊娠期糖尿病病史孕妇再次妊娠时需更密切监测。
运动锻炼:适当的运动有助于降低血糖,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孕妇瑜伽等。运动时间可选择在饭后1-2小时进行,每次运动时间不宜过长,一般20-30分钟左右。运动能增强胰岛素敏感性,对血糖控制有积极作用,多项临床研究证实,规律运动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糖控制情况优于缺乏运动者。
血糖监测
自我血糖监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需定期自我监测血糖,一般建议每天监测空腹血糖、三餐后2小时血糖等。通过自我血糖监测,孕妇能及时了解自身血糖变化情况,以便调整饮食和运动方案。例如,若发现空腹血糖或餐后血糖异常,可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药物治疗
胰岛素治疗:当生活方式干预不能有效控制血糖时,需考虑胰岛素治疗。胰岛素是控制妊娠期高血糖的主要药物,因为口服降糖药物可能会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胰岛素的使用需根据血糖监测结果由医生调整剂量,以达到良好的血糖控制目标,确保母婴安全。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孕妇自身:妊娠期糖尿病孕妇需密切关注自身身体状况,定期产检,除了监测血糖外,还需监测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如通过B超等检查了解胎儿大小、胎位等。同时,要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焦虑情绪,因为不良情绪可能会影响血糖控制。
胎儿:由于妊娠期糖尿病可能会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如巨大儿、胎儿生长受限、胎儿窘迫等,所以要加强对胎儿的监测。例如,通过胎心监护了解胎儿宫内安危情况,一旦发现异常需及时处理。此外,对于有妊娠期糖尿病病史的孕妇,再次妊娠时发生妊娠期糖尿病的风险较高,需更加密切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