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脑膜炎主要由肠道病毒、单纯疱疹病毒、腮腺炎病毒等病毒感染引起,肠道病毒致儿童常见,经粪-口传播;单纯疱疹病毒可致各年龄段发病,嗜神经且免疫力下降时激活致病;腮腺炎病毒致儿童多见,经飞沫传播后侵犯脑膜致病。
年龄因素:肠道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脑膜炎在儿童中较为常见,尤其是5岁以下儿童。这是因为儿童的免疫系统相对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对肠道病毒的抵抗力较弱。儿童的生活方式往往更易接触到被肠道病毒污染的环境,例如在幼儿园等集体场所,病毒容易通过密切接触、粪-口途径等传播。
传播途径:肠道病毒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被病毒污染的水、食物等是重要的传播载体。儿童如果饮用了被污染的水,或者食用了被肠道病毒污染的食物,就容易感染肠道病毒,进而引发病毒性脑膜炎。
单纯疱疹病毒感染
性别与年龄: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病毒性脑膜炎可发生在各年龄段人群,但在新生儿和成年人中均有一定发病情况。新生儿感染单纯疱疹病毒可能是在分娩过程中,通过被感染的产道而获得。成年人感染则可能与自身免疫力下降等因素有关,例如患有某些基础疾病(如艾滋病等)导致免疫力低下时,更容易感染单纯疱疹病毒并引发脑膜炎。
病毒特性:单纯疱疹病毒具有嗜神经性,它可以侵入神经系统,在神经细胞内潜伏,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病毒被激活,就会侵犯脑膜等部位,引起病毒性脑膜炎。
腮腺炎病毒感染
年龄与性别:腮腺炎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脑膜炎多见于儿童,尤其是学龄期儿童。男性和女性在易感性上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但在儿童群体中更为常见。
传播途径:腮腺炎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患者在咳嗽、打喷嚏时产生的飞沫中含有病毒,健康人吸入这些飞沫后就可能被感染。感染腮腺炎病毒后,病毒可通过血液循环侵犯脑膜,引发病毒性脑膜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