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急性阑尾炎的检查包括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体格检查有腹部视诊观察腹部情况、腹部触诊找右下腹麦氏点压痛等;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比例、CRP会有相应变化;影像学检查腹部B超可辅助诊断,腹部CT一般非首选。
腹部触诊:是重要的检查方法。右下腹麦氏点(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交界处)固定压痛是小儿急性阑尾炎的典型体征,但小儿由于配合度差等因素,压痛可能不典型,需要反复、轻柔地检查。还需检查有无肌紧张,早期可能肌紧张不明显,随着病情进展,炎症累及腹膜时可出现右下腹肌紧张。同时要注意有无反跳痛,反跳痛提示炎症已波及腹膜壁层。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通常会升高,一般白细胞计数可在(10-20)×10/L之间,中性粒细胞比例多在60%以上。但对于婴幼儿,白细胞计数可能升高不明显,不过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仍有一定提示意义,因为小儿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反应可能相对不剧烈。
C-反应蛋白(CRP):CRP会升高,CRP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炎症反应时迅速升高,其升高程度往往与感染的严重程度相关,可辅助判断小儿急性阑尾炎的炎症状态。
影像学检查
腹部B超:可用于辅助诊断小儿急性阑尾炎。B超能够发现肿大的阑尾或阑尾周围脓肿等情况,而且B超检查具有无创、可重复性等优点,尤其适用于小儿,因为小儿对X线等有一定辐射风险,B超相对更安全。在B超下,可观察到阑尾的形态、大小等,若阑尾直径超过6mm,常提示阑尾炎症。
腹部CT:一般不作为首选检查方法,因为CT有辐射。但在一些特殊情况,如怀疑阑尾周围脓肿等复杂情况时,可考虑进行腹部CT检查,以更清晰地了解阑尾周围组织的情况。不过对于小儿,需要严格掌握CT检查的指征,权衡辐射风险和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