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预防新生儿感染,需从孕妇产前保健、新生儿出生时护理、日常护理及高危新生儿特殊预防等方面着手。产前孕妇要定期产检,处理感染问题;出生时断脐严格无菌,皮肤要清洁;日常要保持环境清洁、避免过多人员接触、做好口腔眼部护理;高危新生儿需更细致无菌护理并密切观察状况。
新生儿出生时的护理
断脐操作:新生儿断脐时要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断脐的器械必须保证无菌,断脐过程中要避免污染,这样可以防止细菌通过脐部侵入新生儿体内引发败血症。
皮肤护理:出生后的新生儿要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尤其是皮肤褶皱处,如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每天要进行适当的清洁,减少细菌滋生的环境,降低感染风险。
新生儿日常护理
保持环境清洁:新生儿居住的环境要定期清洁和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一般来说,室内温度保持在22-25℃,湿度保持在55-65%较为适宜。干净整洁的环境可以减少空气中细菌等病原体的数量,降低新生儿接触感染源的机会。
避免人员过多接触:尽量减少过多人员接触新生儿,尤其是患有呼吸道感染、皮肤感染等疾病的人员不要近距离接触新生儿。因为这些人员可能携带各种病原体,容易将病原体传播给新生儿,增加新生儿患败血症的风险。
口腔和眼部护理:要注意新生儿口腔和眼部的清洁。例如,用干净的棉签蘸取生理盐水轻轻擦拭新生儿的口腔和眼部,防止细菌在这些部位滋生繁殖进而侵入体内引发感染。
高危新生儿的特殊预防措施
对于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等高危新生儿,要给予更加细致的护理。这类新生儿自身免疫力相对较弱,更易受到感染。除了上述一般的护理措施外,可能需要在医护人员的专业指导下,采取更严格的无菌护理操作,如在接触高危新生儿时要严格洗手、穿戴无菌衣裤等,同时要密切观察新生儿的一般状况,如体温、精神状态、吃奶情况等,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