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检查包含肝功能检查及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前者可反映肝细胞损伤与胆红素代谢情况,后者能判断乙肝及丙肝感染状态;影像学检查有腹部超声及CT,前者可观察肝脏大小等情况,后者有助于鉴别肝脏占位性病变;肝穿刺活检能明确肝脏炎症程度等但有创,检查时需针对不同患者群体采取相应注意措施。
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不同类型肝炎病毒有相应标志物。如乙肝病毒标志物包括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HBsAb)、乙肝e抗原(HBeAg)、乙肝e抗体(HBeAb)、乙肝核心抗体(HBcAb),通过检测这些指标可判断是否感染乙肝病毒及感染状态;丙肝病毒标志物主要是丙肝抗体(抗-HCV),若抗体阳性提示可能感染丙肝病毒,还需进一步检测丙肝病毒RNA以明确病毒复制情况。
影像学检查
腹部超声检查:可观察肝脏大小、形态、实质回声等情况。肝炎患者肝脏可能出现体积增大、实质回声不均匀等改变,还能发现是否存在肝硬化、肝内占位等情况。例如,在脂肪性肝炎患者中,超声可发现肝脏实质回声增强等脂肪浸润表现。
CT检查:对于肝脏病变的诊断也有一定价值,能更清晰显示肝脏的细微结构变化,有助于鉴别肝脏占位性病变是良性还是恶性等情况,在肝炎相关肝脏病变评估中可作为补充检查手段。
肝穿刺活检
这是一种有创检查,但对于明确肝脏炎症程度、病因等有重要意义。通过获取少量肝组织进行病理检查,能准确判断肝细胞损伤、炎症浸润等情况,有助于确诊肝炎及制定治疗方案。不过,该检查有一定风险,需严格掌握适应证,如其他检查难以明确病因且临床高度怀疑肝炎时可考虑进行。
对于儿童患者,检查时需特别注意安抚儿童情绪,尽量配合检查;对于老年患者,要评估其心肺等基础情况,确保检查过程安全;对于有基础肝病病史的患者,在检查时要结合既往病史综合判断肝炎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