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道结石引发疼痛时,先采取休息、调整体位、喝水排尿等缓解措施,若疼痛持续不缓解或加重需及时就医,医院会通过检查明确情况,再根据结石大小等采用药物排石或手术等治疗,要考虑不同年龄段患者特点制定合适方案。
一、立即采取的缓解措施
1.休息与体位调整:当尿道结石引发疼痛时,首先应停止剧烈活动,找一个舒适的位置坐下或躺下休息。对于成年人来说,采取屈膝侧卧位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疼痛,因为这样的体位可能有助于减轻结石对尿道的刺激。而儿童则需要家长轻柔地安抚,让其处于相对舒适的体位,避免因哭闹等加重疼痛。
2.喝水与排尿:大量饮水是常见的缓解方法,通过增加尿量来冲刷尿道,有助于小的结石随尿液排出。成年人每天建议饮用1500-2000毫升的水,儿童则根据年龄和体重适当调整饮水量,一般每公斤体重对应20-30毫升的饮水量。但要注意饮水要分次适量饮用,不要一次性大量饮水,以免引起不适。如果疼痛时能顺利排尿,可能会使结石有排出的机会。
二、及时就医的情况及后续处理
1.疼痛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如果采取上述初步措施后,疼痛仍没有缓解甚至持续加重,应尽快前往医院就诊。因为持续剧烈的尿道结石疼痛可能提示结石卡顿情况较为严重,需要专业的医疗手段来处理。对于不同年龄段的患者,如儿童出现这种情况更要重视,因为儿童的尿道相对狭窄,结石更容易造成梗阻。
2.医院的相关检查与治疗:到达医院后,医生通常会进行尿常规、超声等检查来明确结石的位置、大小等情况。对于较小的结石,可能会采用药物辅助排石等方法;如果结石较大或卡顿严重,可能需要进行体外冲击波碎石、输尿管镜取石等手术治疗。在整个就医过程中,要遵循医生的安排,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充分考虑年龄、身体状况等因素,例如儿童在手术治疗时需要更加谨慎地评估麻醉等相关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