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低血糖指全血血糖低于2.2mmol/L,分无症状型和症状型,无症状型常见于早产儿等,症状型有神经功能异常(嗜睡、反应低等)、自主神经症状(多汗、震颤等)及其他系统表现(心血管、消化系统异常等),需重视,长期或严重低血糖可致不良影响,应及时监测血糖,高危人群加强监测管理。
无症状型
部分新生儿低血糖时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这类情况在早产儿、小婴儿中较为常见。主要是因为新生儿神经系统对低血糖的感知和反应不敏感,所以难以通过典型的症状来察觉血糖异常。
症状型
神经功能异常表现:
神经系统:可能出现嗜睡、反应低下、哭声弱、肌张力低等情况。这是由于低血糖影响了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导致新生儿的活动和反应能力下降。例如,正常新生儿会对周围环境有一定的反应,如听到声音会转头等,但低血糖的新生儿可能对这些刺激反应迟钝。对于早产儿来说,其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完善,更容易受到低血糖的影响,出现上述神经功能异常的概率相对更高。
自主神经症状:还可能出现多汗、震颤、呼吸暂停等表现。多汗是因为低血糖刺激了自主神经系统,导致汗腺分泌增加;震颤是由于血糖降低影响了神经肌肉的正常兴奋性;呼吸暂停则是因为低血糖干扰了呼吸中枢的正常调节。
其他系统表现:
心血管系统:严重低血糖时可能影响心血管功能,出现心率加快或减慢等情况。这是因为血糖水平的异常会干扰心脏的正常节律和功能。
消化系统:部分新生儿可能出现喂养困难、拒奶等表现,这与低血糖影响了胃肠道的正常蠕动和消化功能有关。
新生儿低血糖需要引起重视,因为长期或严重的低血糖可能会对新生儿的脑损伤等造成不良影响。如果怀疑新生儿有低血糖情况,应及时进行血糖监测,以便早期发现和处理。对于早产儿等高危人群,更要加强血糖的监测和管理,密切观察新生儿的症状表现,一旦发现异常及时采取相应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