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息肉常见症状包括牙齿局部有龋洞且牙龈组织增生突入龋洞,还伴有口腔异味、进食不适、出血倾向等,儿童和成年人在症状表现上因自身特点有差异。
牙齿局部异常表现
龋洞存在:通常患者先有龋齿,牙齿上存在较明显的龋洞,这是牙龈息肉形成的基础条件。例如长期不注意口腔卫生,细菌侵蚀牙齿导致龋洞产生,随着时间推移可能引发牙龈息肉。不同人群因口腔卫生习惯、饮食习惯等不同,龋洞形成的速度和程度会有差异,儿童如果喜欢吃甜食且未养成良好刷牙习惯,龋洞形成可能相对较快。
牙龈组织增生突入龋洞:可见牙龈组织从龋洞边缘或周围向龋洞内生长,形成息肉样结构,颜色可能与正常牙龈组织相似或略红,质地相对柔软,用探针等检查时可能易出血。对于儿童来说,由于牙龈组织相对较嫩,在龋洞刺激下增生可能更明显,但儿童往往因表述不清容易被忽视,需要家长多关注儿童口腔情况;成年人则可能因为长期的口腔问题,牙龈息肉已经较为明显。
伴随症状
口腔异味:由于牙龈息肉的存在,口腔内环境受到影响,细菌容易在龋洞和息肉周围滋生繁殖,从而产生口腔异味。无论是儿童还是成年人,只要存在牙龈息肉,都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口腔异味,儿童可能因为饮食等原因口腔异味表现可能更易被察觉,比如吃了食物后异味更明显。
进食不适:当咀嚼食物时,息肉可能会受到食物的摩擦、刺激,导致患者出现疼痛、不适等感觉。儿童在进食时可能会因为牙龈息肉的存在而不敢用力咀嚼,影响进食量和进食体验;成年人则可能在进食特定食物(如较硬的食物)时,感觉牙齿部位有异样感,影响正常饮食。
出血倾向:牙龈息肉相对脆弱,受到刺激时容易出血,比如刷牙时牙刷触碰、进食时食物摩擦等都可能导致出血。儿童刷牙时如果方法不正确,过度用力,就更容易导致牙龈息肉出血;成年人如果患有牙龈炎等同时存在的口腔问题,也可能加重牙龈息肉的出血倾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