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尿路结石有多种临床表现,包括疼痛(肾绞痛及钝痛)、血尿(镜下或肉眼)、排尿异常(如排尿困难等)、恶心呕吐,若结石致尿路梗阻继发感染还会有发热、寒战及膀胱刺激症状等,不同人群表现有差异需针对性关注及处理。
血尿
多数患者会出现血尿,可为镜下血尿,也可为肉眼血尿。镜下血尿是指在显微镜下可见尿液中有红细胞,肉眼血尿则是尿液呈洗肉水样或血色。血尿的产生是因为结石移动时损伤了肾盂、输尿管黏膜,导致毛细血管破裂出血。在不同年龄人群中,血尿的表现可能有所不同,儿童血尿可能更容易被家长忽视,而成年人可能更易察觉尿液颜色的变化。对于有血尿表现的患者,无论年龄性别,都需要进一步检查明确结石情况。
排尿异常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排尿困难等排尿异常情况。当结石位于输尿管膀胱壁段时,可能会影响尿液的排出,导致排尿不畅,严重时可能出现尿潴留。在老年男性患者中,需注意与前列腺增生等疾病导致的排尿异常相鉴别;儿童患者出现排尿异常则要考虑结石等泌尿系统疾病的可能,同时要关注患儿的整体健康状况,避免因排尿异常影响肾功能等。
恶心、呕吐
上尿路结石患者常伴有恶心、呕吐症状。这是因为尿路结石引起输尿管痉挛,刺激了腹腔神经丛,导致胃肠道反应。疼痛剧烈时,恶心、呕吐症状可能较为明显。对于儿童患者,恶心、呕吐可能会影响其进食和营养摄入,需要特别注意补液等支持治疗;女性患者在恶心、呕吐发作时要注意避免误吸等情况。
感染相关表现
如果结石引起尿路梗阻,导致尿液引流不畅,容易继发感染,此时患者可出现发热、寒战等全身感染症状,同时伴有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对于免疫力较低的人群,如老年人、儿童等,更容易发生感染且感染可能迅速加重,需要密切关注感染相关表现,及时进行抗感染等治疗。例如老年患者可能因机体抵抗力下降,感染后病情进展较快,需加强监测和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