疝术后需注意休息与活动,术后当日平卧位膝下垫软枕,3-5天卧床休息,3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保持切口清洁干燥,按时拆线,肥胖者加强护理;术后6小时进流食等,戒烟;妥善管理疼痛,老年患者更需关注;按要求定期复查。
术后3个月内要避免剧烈运动,如跑步、跳绳、举重物等,防止腹内压升高导致疝复发。但可进行适当的轻度活动,如散步等,以促进胃肠蠕动,预防便秘,一般术后1周左右可逐步增加活动量。儿童患者在术后活动方面需家长格外留意,避免其过度哭闹、奔跑等增加腹压的行为。
切口护理
保持切口清洁干燥,避免沾水,防止感染。如果伤口出现红、肿、热、痛,或者有渗液、渗血等情况,应及时告知医生进行处理。一般术后1周左右可根据切口愈合情况拆除缝线。
对于肥胖患者,要关注切口周围皮肤状况,因为肥胖可能增加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的风险,需更加严格地进行切口护理。
饮食
术后6小时如无恶心、呕吐等不适可进流食,之后逐步过渡到半流食、普食。饮食应富含营养,多吃蔬菜水果等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避免便秘。因为便秘时用力排便会使腹内压升高,不利于术后恢复,增加疝复发的风险。例如可以多吃香蕉、芹菜等食物。
有吸烟习惯的患者建议戒烟,因为吸烟会影响切口愈合,增加肺部感染等风险,从而间接影响疝术后恢复。
疼痛管理
术后切口会有不同程度的疼痛,一般可通过平卧、放松等方式缓解。如果疼痛较明显,可告知医生,医生会根据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如使用止痛药物等,但要避免自行使用强效止痛药物影响对病情的观察。老年患者对疼痛的耐受性可能较差,更需要密切关注其疼痛情况并及时处理。
定期复查
术后要按照医生要求定期复查,一般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等进行复查,通过体格检查、超声等检查项目,了解切口愈合情况以及有无疝复发等情况。儿童患者复查时需家长积极配合,及时反馈孩子的恢复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