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疝气治疗分保守和手术。6个月以下婴儿可保守用疝气带压迫,6个月以上未自愈、嵌顿或大龄儿童需手术,手术有传统、无张力、腹腔镜下修补术,婴儿要注意观察嵌顿等情况,大龄儿童术后要注意休息、伤口等。
一、保守治疗
(一)适用情况
对于6个月以下的婴儿,由于其腹壁肌肉可随着生长发育逐渐增强,有自愈的可能,可先采取保守治疗。
(二)具体措施
使用疝气带进行压迫,起到阻止疝内容物突出的作用。但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婴儿局部皮肤情况,避免因长时间压迫导致皮肤损伤。
二、手术治疗
(一)手术时机
对于6个月以上仍未自愈的婴儿,以及发生嵌顿(表现为疝块突然增大、变硬,伴有明显疼痛,且不能回纳)的小儿疝气患者,应及时进行手术治疗。
对于较大儿童的疝气,一般建议尽早手术,以避免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和生活质量。
(二)手术方式
传统疝修补术:通过切开疝囊,高位结扎疝囊后进行修补,是比较经典的手术方式,但术后疼痛相对较明显,恢复时间相对较长。
无张力疝修补术:利用人工补片进行修补,具有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目前应用较为广泛。
腹腔镜下疝修补术:属于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复发率低等优点,尤其适用于双侧疝气、复发疝等情况。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婴儿
婴儿患疝气时,家长要特别注意观察疝块的情况,一旦发现疝块不能回纳、患儿出现哭闹不止、呕吐等症状,提示可能发生嵌顿,需立即就医。在护理过程中要避免婴儿长时间哭闹、便秘等增加腹压的情况,以免加重疝气病情。
(二)大龄儿童
大龄儿童在术后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防止疝气复发。同时要注意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预防感染。在饮食上要加强营养,促进身体恢复。
小儿疝气的治疗需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无论是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都要密切关注患儿的病情变化,遵循循证医学原则,以保障患儿的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