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膜早破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生殖道感染(约50%-70%的胎膜早破与之相关)、羊膜腔压力升高(如多胎妊娠时子宫腔内压力过高易致胎膜早破)、胎膜受力不均(胎位异常、头盆不称使胎膜受力不均增加风险)、营养因素(缺乏铜、锌及维生素C等营养物质影响胎膜强度易致早破)、宫颈机能不全(宫颈机能不全时胎膜易受影响发生早破,多见于有宫颈手术史或先天性宫颈发育异常者)。
羊膜腔压力升高
多胎妊娠时,子宫腔内压力明显增高,超过了胎膜所能承受的压力,容易导致胎膜早破。例如,双胎妊娠发生胎膜早破的几率比单胎妊娠高很多。对于多胎妊娠的孕妇,由于子宫过度膨胀,胎膜承受的压力不均衡,更易发生胎膜早破。
胎膜受力不均
胎位异常、头盆不称等情况可使胎膜受力不均。比如,胎位异常时,胎儿先露部与骨盆入口未能很好衔接,胎膜所受压力不均匀,导致胎膜早破。头盆不称时,胎先露部不能与骨盆入口紧密贴合,胎膜承受的压力异常,也容易引发胎膜早破。这种情况在有胎位异常或头盆不称病史的孕妇中较为常见,不同年龄、不同孕期的孕妇都可能出现胎位异常或头盆不称的情况,一旦出现,胎膜早破的风险会增加。
营养因素
孕妇缺乏铜、锌及维生素C等营养物质时,可能影响胎膜的胶原纤维、弹力纤维合成,使胎膜强度减弱,容易发生胎膜早破。例如,维生素C参与胶原的合成,若孕妇维生素C摄入不足,胶原合成障碍,胎膜的韧性和强度降低,就容易发生早破。一般来说,孕期饮食不均衡、偏食的孕妇更容易出现营养缺乏的情况,进而增加胎膜早破的风险。
宫颈机能不全
先天性宫颈机能不全或由于手术损伤等原因导致宫颈机能不全时,宫颈内口扩张,胎膜受压力及胎膜囊内压力影响,容易发生胎膜早破。多见于有宫颈手术史(如宫颈锥切术等)的孕妇,或者先天性宫颈发育异常的孕妇。宫颈机能不全的孕妇在中孕期时就可能出现胎膜早破的情况,需要特别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