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结石一般不易自己脱落,若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牙齿受力变化或口腔局部环境变化所致,牙齿受力变化包括年龄增长致牙齿受力改变及长期特殊咀嚼习惯使单侧牙齿受力不均;口腔局部环境变化包括患牙周炎等口腔疾病致牙周组织破坏使牙结石附着力减弱、正畸治疗致牙齿位置移动改变牙结石附着情况,即使牙结石脱落也易致牙菌斑沉积形成新牙结石,发现牙结石自己脱落应及时就医检查口腔状况维护口腔健康。
牙齿受力变化
年龄因素:随着年龄增长,牙齿在长期的咀嚼等功能活动中,受力情况会有所改变。例如老年人牙齿的咀嚼力相对年轻人可能会有变化,部分牙齿的受力分布不均,可能使某些部位的牙结石在异常受力下出现松动并最终脱落。对于儿童来说,乳牙的牙结石相对较少,但恒牙在萌出过程中,若牙齿萌出位置异常,也可能因受力不同导致局部牙结石出现异常情况,但儿童时期牙结石自己脱落相对少见。
生活方式:长期有特殊咀嚼习惯的人群,如习惯单侧咀嚼的人,两侧牙齿受力不均衡,受力大的一侧牙齿周围牙结石可能更容易因受力变化而出现松动脱落。比如长期单侧咀嚼槟榔的人,单侧牙齿受力较大,该侧牙齿的牙结石可能更易受到影响。
口腔局部环境变化
病史影响:若患有某些口腔疾病,如牙周炎等,牙周组织遭到破坏,牙槽骨吸收,牙齿的支持组织减少,牙结石与牙齿的附着力会减弱。在炎症等因素的作用下,牙结石可能会自行脱落。例如患有中重度牙周炎的患者,其牙周袋形成,牙槽骨吸收,牙结石的附着稳定性下降,较易出现牙结石脱落情况。对于有正畸治疗病史的患者,正畸过程中牙齿位置发生移动,周围的牙结石附着情况也会改变,可能导致部分牙结石松动脱落。
牙结石自己脱落并非正常现象,即使牙结石脱落,也可能存在牙齿表面不光滑等问题,容易导致牙菌斑再次沉积形成新的牙结石。如果发现牙结石自己脱落,建议及时就医检查口腔状况,以便采取相应措施维护口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