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低血糖分为无症状性和症状性,无症状性多见于胎龄小的早产儿,靠血糖监测发现;症状性有神经精神系统表现如激惹、震颤、抽搐、呼吸暂停,还有其他系统表现如喂养困难、体温不升、皮肤苍白,早产儿、小于胎龄儿及有围生期缺氧、母亲有糖尿病等病史的新生儿易发生低血糖,需加强监测及时处理以防重要脏器受损。
症状性低血糖
神经精神系统表现:
激惹、震颤:新生儿可能出现身体不自主的震颤,同时容易激惹,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过度,比如轻微的声音或触碰就可能引起较强烈的反应。这是因为低血糖影响了神经细胞的正常功能,导致神经兴奋性改变。
抽搐:严重的低血糖可能引发抽搐,表现为肢体的抽动、双眼凝视、口周发青等。低血糖导致脑细胞能量供应不足,影响了神经系统的正常电生理活动,从而引发异常的神经放电导致抽搐。
呼吸暂停:低血糖会干扰呼吸中枢的正常功能,使新生儿出现呼吸暂停的现象。呼吸暂停可能会导致血氧饱和度下降,进一步加重机体的缺氧状态,对新生儿的健康造成更严重的影响。
其他系统表现:
喂养困难:新生儿会出现吸吮无力、拒奶等喂养困难的情况,这是因为低血糖影响了新生儿的神经肌肉功能,导致吸吮和吞咽动作不协调。
体温不升:由于能量代谢紊乱,新生儿的体温调节功能受到影响,可能出现体温不升的情况,低于正常新生儿的体温范围(36-37℃左右)。这是因为机体在低血糖状态下,产热减少而散热相对增加。
皮肤苍白:低血糖时,机体为了保证重要脏器的血液供应,会发生血流重新分布,皮肤的血液灌注减少,从而出现皮肤苍白的表现。
对于早产儿、小于胎龄儿等高危新生儿群体,由于其自身的代谢特点,更容易发生低血糖,需要加强血糖监测;而对于有围生期缺氧、母亲有糖尿病等病史的新生儿,也需要警惕低血糖的发生,密切观察其有无上述症状表现,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新生儿低血糖症,避免对新生儿的神经系统等重要脏器造成不可逆的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