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阑尾炎的病因包括阑尾管腔阻塞和细菌入侵,阑尾管腔阻塞常见淋巴滤泡增生(儿童青少年因感染等易致)、粪石阻塞(成人因饮食等致)、异物寄生虫等(较少见);管腔阻塞后细菌繁殖分泌毒素损伤黏膜致细菌侵入,肠道常驻菌群如大肠杆菌、厌氧菌等为主要致病菌,不同生活方式及肠道基础疾病人群感染风险不同。
一、阑尾管腔阻塞
1.淋巴滤泡增生:这是急性阑尾炎最常见的病因。阑尾黏膜下层有丰富的淋巴滤泡,当人体受到感染等刺激时,淋巴滤泡会增生,尤其是在儿童和青少年群体中更为常见。例如,上呼吸道感染等情况可能诱发阑尾淋巴滤泡增生,导致阑尾管腔阻塞。在儿童时期,免疫系统尚在发育过程中,相对更容易出现淋巴滤泡过度增生的情况,从而增加了急性阑尾炎的发病风险。
2.粪石阻塞:粪石是由阑尾腔内的粪便、细菌等物质混合形成的固体物质。成年人中粪石阻塞引起阑尾管腔阻塞进而导致急性阑尾炎的情况较为常见。一些不良的生活方式,如饮食中膳食纤维摄入过少等,可能会使粪便干结形成粪石,增加粪石阻塞阑尾管腔的几率。
3.异物、寄生虫等:偶尔也会有异物(如阑尾腔内进入的蛔虫、华支睾吸虫等寄生虫)导致阑尾管腔阻塞,这种情况相对较少见,但也可能引发急性阑尾炎。不同年龄阶段人群接触异物或寄生虫的机会不同,儿童可能因好奇将小物件放入阑尾腔等情况相对少见,而成人可能因误食或其他原因接触到相关异物或寄生虫。
二、细菌入侵
当阑尾管腔阻塞后,阑尾腔内的细菌繁殖并分泌内毒素和外毒素,损伤阑尾黏膜上皮,进而使细菌侵入阑尾肌层。肠道内的常驻菌群,如大肠杆菌、厌氧菌等是主要的致病菌。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肠道菌群的构成可能有所差异,例如长期饮食不规律、经常进食高脂高糖等不健康食物的人群,肠道菌群平衡可能被打破,增加了细菌感染阑尾的风险。另外,有肠道基础疾病病史的人群,如肠炎等,本身肠道内环境不稳定,更容易出现细菌入侵阑尾引发炎症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