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肠疝气包括腹股沟疝、脐疝等类型,不同类型症状有差异但也有共同表现。腹股沟疝有可复性肿块、局部坠胀不适,嵌顿时有明显疼痛及肠梗阻表现;脐疝有脐部可复性肿块、局部不适,嵌顿时会出现相应加重症状。
腹股沟疝:
可复性肿块:这是腹股沟疝最常见的症状。在站立、行走、咳嗽或劳动时,腹股沟部位会出现一个肿块,开始时肿块较小,可能仅表现为局部的隆起或有轻微的坠胀感。例如,男性患者可能在腹股沟区、阴囊部位看到或摸到肿块,女性患者可能出现在大阴唇部位。在平卧休息或用手推送时,肿块可自行回纳消失。儿童发生腹股沟疝时,肿块可突出至阴囊,家长往往能发现孩子阴囊部位有可复性的肿物。
局部坠胀不适:除了能摸到肿块外,患者可能会感到腹股沟区或阴囊等部位有坠胀感、隐痛或牵拉痛等不适症状。这种不适在长时间站立、行走或活动后会加重,休息后可缓解。
嵌顿表现:如果疝气发生嵌顿,也就是肿块不能回纳,会出现明显的疼痛,而且疼痛会逐渐加剧。同时,还可能伴有恶心、呕吐、腹胀、停止排气排便等肠梗阻的表现。此时情况比较危急,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导致肠管缺血坏死等严重后果。对于儿童来说,嵌顿疝更容易发生,因为儿童的疝环比较松弛,肠管容易突出,而且孩子可能不会准确表达不适,家长需要密切观察孩子腹股沟或阴囊部位是否有不能回纳的肿物,以及是否有哭闹、呕吐等异常表现。
脐疝:
脐部肿块:主要表现为脐部有可复性的肿块。婴儿脐疝较为常见,表现为脐部出现球形或半球形的肿物,哭闹、咳嗽或用力时肿块突出,安静平卧或用手按压时肿块可回纳。成人脐疝也会出现脐部肿块,一般肿块相对较小,站立或用力时突出,平卧休息时回纳。
局部不适:部分患者可能会有脐部的牵拉感、隐痛等不适症状,但一般症状相对较轻。如果发生脐疝嵌顿,成人可能会出现脐部疼痛加剧,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婴儿脐疝嵌顿相对较少见,但一旦发生,也会出现哭闹不止、呕吐等情况,并且脐部的肿块不能回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