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伤急救需迅速脱离寒冷环境去除受冻部位潮湿衣物,轻度冻伤用38至42℃温水浸泡,重度需专业医护处理,未破溃创面用冻伤膏,破溃创面先清洁再用抗生素软膏,全身要保暖并给予营养支持,儿童复温严控水温时间且密切观察,老年人监测全身状况复温谨慎,冻伤部位出现严重坏死、感染加重或全身发热等需立即就医。
一、现场急救
迅速脱离寒冷环境,立即去除受冻部位潮湿的衣物,避免继续暴露于低温环境,防止冻伤进一步加重。
二、复温处理
轻度冻伤:采用38~42℃温水浸泡冻伤部位,浸泡时间约15~30分钟,通过温水使局部血液循环逐渐恢复,儿童复温时需严格把控水温与时间,避免因水温过高或浸泡过久造成二次损伤;老年人因血液循环相对较差,复温过程需缓慢谨慎。
重度冻伤:需由专业医护人员进行专业复温操作,不可自行处理,防止冻伤情况恶化。
三、创面护理
未破溃创面:可使用冻伤膏等药物促进恢复,儿童皮肤较为娇嫩,使用药物时需轻柔操作。
破溃创面:首先清洁创面,然后外用抗生素软膏预防感染,老年人皮肤修复能力较弱,处理创面时要特别注意无菌操作,避免感染扩散。
四、全身支持
注意保暖,维持身体温度在适宜范围,同时给予营养支持,保证机体基本营养需求,儿童需确保充足营养以促进冻伤部位修复,老年人要结合其基础健康状况调整营养供给。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复温时严格控制水温与浸泡时间,密切观察冻伤部位恢复情况,若出现局部异常红肿加剧、疼痛明显等情况,需及时就医,因其身体机能发育尚未完善,冻伤后恢复反应与成人有差异。
老年人:由于多伴有血液循环欠佳及可能存在基础疾病,冻伤后需密切监测全身状况,如出现发热、创面感染加重等表现,应立即就诊,防止基础疾病因冻伤而恶化,且复温过程需更为谨慎缓慢。
六、及时就医指征
若冻伤部位出现严重坏死、感染加重(如创面脓性分泌物增多、红肿热痛加剧)、伴有全身发热等明显全身症状时,需立即前往医院接受专业诊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