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颌手术通常需戴牙套,术前戴牙套可排齐牙齿、调整牙弓形态,术后戴牙套能稳定咬合,不同年龄人群及有特殊病史、特殊生活方式的患者戴牙套情况有差异。
术前戴牙套的目的
排齐牙齿:通过正畸治疗将牙齿排列到正常位置,为正颌手术创造良好的牙合关系基础。例如,一些患者可能存在牙齿拥挤等问题,正畸治疗可以使牙齿变得整齐,便于正颌手术中骨段的准确移动和术后咬合的重建。从牙合学角度来说,正常的牙齿排列有助于保证正颌手术操作时骨段移动后的咬合恢复到理想状态,一般需要数月到一年左右的正畸时间来完成牙齿的排齐等基础调整。
调整牙弓形态:改变牙弓的形态以适应正颌手术中骨段移动后新的咬合关系要求。不同的牙弓形态会影响颌骨移动后的咬合接触情况,正畸治疗可以预先对牙弓进行调整,使得正颌手术时骨段移动后能更好地建立稳定的咬合。
术后戴牙套的作用
稳定咬合:正颌手术移动了颌骨的位置,术后戴牙套可以进一步调整牙齿的咬合关系,使上下牙齿能够达到良好的咬合接触,维持正颌手术所获得的颌骨位置和咬合关系的稳定。一般术后戴牙套的时间可能在1-2年甚至更长,这是因为需要让颌骨周围的组织(如牙周组织等)适应新的咬合状态,并且通过牙齿的轻微调整来巩固咬合的稳定性。
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正畸治疗及正颌手术前后戴牙套的情况也有差异。儿童患者由于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正畸治疗和正颌手术的时机选择以及戴牙套的具体方案需要更加谨慎,要考虑到生长发育对颌骨和牙齿的影响,医生会根据儿童的具体生长情况制定个性化方案;成年患者则主要根据牙齿和颌骨的现有形态进行正畸和正颌手术相关的牙套佩戴等治疗。对于有特殊病史的患者,比如患有严重牙周疾病的患者,术前正畸治疗需要更加小心,要先控制牙周炎症,因为牙周疾病可能会影响正畸治疗的效果以及正颌手术的预后,在戴牙套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牙周情况;而对于生活方式较为特殊,比如经常进行剧烈运动的患者,术后戴牙套需要注意保护牙齿,避免在运动中牙套受损或牙齿受到意外撞击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