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痴呆症有认知功能相关症状,包括记忆障碍早期近事减退后期远事受损、语言障碍找词困难渐命名障碍严重失语、执行功能障碍完成复杂任务及顺序性任务困难,还有非认知功能相关症状,涵盖情绪与行为异常如抑郁焦虑易激惹重复刻板行为徘徊、睡眠障碍节律紊乱夜间少白天嗜睡等、人格改变性格行为等方面明显变化。
一、认知功能相关症状
1.记忆障碍:早期多表现为近事记忆减退,患者常忘记刚刚发生的事情,如遗忘放置物品的位置、忘记约定的时间等,但对久远的事情记忆相对保留。随着病情进展,远事记忆也会逐渐受损,严重时无法回忆个人经历等。例如,《阿尔茨海默病诊断与治疗指南》指出,记忆功能的进行性下降是老年痴呆症早期核心症状之一。
2.语言障碍:患者会出现找词困难,难以准确表达想要说的内容,表现为说话内容空洞、赘述,逐渐发展为命名障碍,不能正确说出常见物品的名称,严重时可能出现失语,无法进行正常的语言交流。
3.执行功能障碍:患者在完成复杂任务时会出现困难,如难以制定合理的计划来完成家务活动(如做饭、购物计划等),执行顺序性任务的能力下降,例如不能按步骤完成穿衣、洗漱等日常活动。
二、非认知功能相关症状
1.情绪与行为异常:患者可能出现抑郁情绪,表现为长期的情绪低落、兴趣减退、自我评价低等;也可能出现焦虑症状,如过度担忧、紧张不安;还可能出现易激惹,轻微的刺激就会引发强烈的情绪反应,如暴躁、发怒等。部分患者会出现行为异常,如重复刻板行为(反复收拾东西、重复开关门等)、徘徊等。
2.睡眠障碍:老年痴呆症患者常伴有睡眠节律紊乱,表现为夜间睡眠减少、白天嗜睡,或者夜间频繁醒来、睡眠不连贯等。这种睡眠障碍与大脑神经递质的改变以及病情导致的认知功能减退等多因素相关。
3.人格改变:患者的人格会发生明显变化,原本性格开朗的人可能变得淡漠、孤僻,原本较为节俭的人可能变得挥霍无度,原本遵守社会规范的人可能出现违背社会道德规范的行为等,这与大脑额叶等相关区域受损影响人格调节功能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