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位截瘫患者护理需皮肤每2小时翻身用减压垫保持清洁干燥观察异常,体位保持肢体功能位,呼吸道鼓励咳嗽咳痰、翻身拍背,咳痰无力用吸痰器或雾化,泌尿系统留置导尿管者保持通畅定期换管鼓励多饮水观察尿液,早期开展康复训练做肢体被动运动并注重心理康复,儿童康复训练需专业人员轻柔调整强度频率,女性泌尿系统护理注意会阴清洁无菌操作,老年需关注骨质疏松动作轻柔加强营养支持。
一、皮肤护理
高位截瘫患者长期卧床,皮肤易因局部长期受压发生压疮。需每2小时协助患者翻身1次,使用减压床垫或气垫床减轻局部压力;保持皮肤清洁干燥,若皮肤潮湿应及时清理,观察皮肤有无红肿、破溃等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二、体位管理
保持肢体处于功能位可预防关节挛缩畸形。上肢应保持外展90°、屈肘90°;下肢保持伸直位,可使用夹板等辅助器具维持功能位,定期调整体位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
三、呼吸道护理
鼓励患者主动咳嗽咳痰,定时为患者翻身、拍背(由下向上、由外向内),促进痰液排出,预防肺部感染;对于咳痰无力者可使用吸痰器辅助吸痰,必要时遵医嘱进行雾化吸入稀释痰液。
四、泌尿系统护理
留置导尿管者需保持尿管通畅,定期更换尿管(一般1-4周更换1次,具体遵医嘱),鼓励患者多饮水,每日饮水量约2000-3000ml,以自然冲洗尿道,观察尿液颜色、量及性状,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护人员。
五、康复训练
早期开展康复训练有助于促进肢体功能恢复和预防并发症。每日进行肢体被动运动,如上肢屈伸、下肢抬举等,每次15-20分钟,每日2-3次;同时注重心理康复,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帮助其树立康复信心。
六、特殊人群提示
儿童患者:康复训练需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轻柔进行,避免因力量不当造成二次损伤,训练强度和频率应根据儿童身体耐受情况调整。
女性患者:泌尿系统护理中需尤其注意会阴部清洁,减少尿路感染风险,更换尿袋等操作时严格遵守无菌原则。
老年患者:需关注骨质疏松情况,护理过程中动作轻柔,防止因体位变动等导致骨折,同时加强营养支持以维持骨骼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