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完智齿后干槽症有疼痛、口腔局部及全身症状表现,儿童、女性特殊时期及有全身性疾病患者需特别关注,疼痛剧烈且进行性加重、创口血凝块异常或空虚、有腐臭气味,部分有低热、乏力等全身症状。
疼痛时间:一般在拔牙后2-3天左右开始出现疼痛,且疼痛会逐渐加重,与正常拔牙后轻微疼痛逐渐缓解的过程不同,干槽症引起的疼痛不会自行减轻,反而呈进行性加重趋势。
口腔局部症状
拔牙创口情况:拔牙创口内的血凝块可能存在异常,正常拔牙后血凝块会覆盖创口促进愈合,而干槽症早期可见拔牙创口内的血凝块脱落或不完整,创口呈空虚状,或者血凝块颜色发黑、发臭。例如通过口腔检查可以发现,创口内原本应有的正常血凝块消失,牙槽骨暴露,创口周围组织可能有轻度红肿现象。
创口异味:患者可自觉拔牙创口有明显的腐臭气味,这是因为创口内的组织发生坏死、感染等情况导致,这也是干槽症早期较为典型的局部表现之一,有研究显示约90%以上的干槽症患者早期会出现创口异味情况。
全身症状
发热: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低热情况,体温一般在37.5℃-38.5℃左右,但并非所有干槽症患者都会出现全身发热症状,这与患者的身体抵抗力等因素有关。如果患者身体抵抗力较弱,可能更容易出现全身发热表现,而身体抵抗力较好的患者可能仅表现为局部明显疼痛等症状,全身症状相对不明显。
乏力:患者可能会感到全身乏力,精神状态不佳,这是因为机体在应对创口感染等情况时,身体处于应激状态,消耗能量增加,从而出现乏力等全身不适表现。
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表达能力相对较弱,家长需要更加密切观察儿童拔牙后的情况,一旦发现儿童拔牙后出现持续哭闹不止、创口异常等情况,要高度警惕干槽症的可能;对于女性患者在生理期等特殊时期,身体抵抗力相对较低,发生干槽症后可能症状相对更易加重,需要更加注意口腔护理和创口观察;对于有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等)的患者,本身身体抵抗力较差,发生干槽症的风险相对较高,且出现相关症状后病情可能进展较快,需要格外关注创口情况,积极控制基础疾病的同时密切观察干槽症相关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