脐疝是腹腔内容物通过脐部薄弱区域突出的腹外疝,婴幼儿脐疝多因胎儿脐环未闭致,腹压稍高可突出,多数可自愈,需避免婴幼儿哭闹等减腹压,嵌顿要就医;成人脐疝与妊娠、肥胖等相关,症状不典型,多需手术,妊娠产后关注,肥胖者控体重,有基础病者治原发病,嵌顿需立即就医,可通过体格检查结合超声诊断。
一、定义
脐疝是腹腔内容物通过脐部薄弱区域突出形成的腹外疝。
二、病因
(一)先天性因素
婴幼儿脐疝多因胎儿时期脐带根部遗留的脐环未闭所致,这是婴幼儿脐疝的主要成因,该时期腹内压稍增高即可促使腹腔内容物经未闭脐环突出。
(二)后天性因素
成人脐疝常与妊娠、肥胖、慢性咳嗽、肝硬化导致腹水等因素相关,这些情况会使脐部组织薄弱,腹内压升高时腹腔内容物易经薄弱处突出形成脐疝。
三、临床表现
(一)婴幼儿脐疝
表现为脐部可复性肿物,哭闹、咳嗽等致腹压增高时肿物突出,安静平卧时可回纳,肿物多为半球形或球形,用手轻压可回纳腹腔并可摸到脐环缺损。
(二)成人脐疝
症状相对不典型,常可见脐部包块,部分患者伴有不同程度隐痛、坠胀感,且包块在站立、用力等腹压增高时突出,平卧休息时可缩小或消失。
四、诊断
通过体格检查,视诊可发现脐部突出肿物,结合超声等影像学检查,超声能清晰显示疝内容物情况及脐环缺损等,从而明确脐疝诊断。
五、治疗
(一)婴幼儿脐疝
多数可自愈,可采取保守观察,需避免婴幼儿长时间哭闹、保持大便通畅以减少腹压升高,一般无需特殊手术干预。
(二)成人脐疝
一般需手术治疗,通过手术修复脐部薄弱区域,恢复腹腔结构完整性。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婴幼儿
家长需留意避免孩子过度哭闹,及时处理便秘等情况,以降低腹压,利于脐疝恢复,同时要密切观察脐疝变化,若出现嵌顿(肿物不能回纳且伴有疼痛、呕吐等)需及时就医。
(二)成人
妊娠女性产后要关注脐疝恢复状况;肥胖者应积极控制体重,减轻腹部压力;有慢性咳嗽、肝硬化等基础病者需积极治疗原发病,减少腹内压异常升高对脐疝的影响,若成人脐疝出现嵌顿等紧急情况需立即就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