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性阑尾炎的体格检查可见右下腹麦氏点固定压痛,视诊、叩诊、听诊多无明显特异异常;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比例、CRP可升高;影像学检查腹部B超可发现增粗阑尾等,腹部CT对不典型或诊断困难病例有价值,儿童中B超常用,CT慎用。
触诊:右下腹麦氏点(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中外1/3交点处)有固定的压痛,这是阑尾炎较典型的体征,压痛程度因个体差异和病情轻重有所不同,儿童由于腹壁较薄,压痛可能更明显,但定位相对不如成人准确。对于婴幼儿,需轻柔触诊,避免因患儿哭闹而误判。
叩诊:右下腹叩诊一般无明显的浊音或实音改变,当阑尾炎症刺激周围组织引起渗出时,可能有轻度的叩击痛,但不如压痛特异。
听诊:腹部听诊一般无明显异常,肠道蠕动音可能在正常范围或略有增强,当阑尾炎症导致腹膜炎时,肠道蠕动音可能减弱,但单纯性阑尾炎时多无此表现。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通常会升高,白细胞计数一般在(10-20)×10/L左右,中性粒细胞比例多在70%以上。但儿童由于免疫反应特点,白细胞升高可能不明显,需结合临床症状综合判断。例如,婴幼儿单纯性阑尾炎时,白细胞升高幅度可能较成人小,但中性粒细胞比例仍可能升高。
C反应蛋白(CRP):CRP会升高,一般CRP水平与炎症程度呈正相关,可作为炎症的指标之一,对于病情的监测有一定帮助。
影像学检查
腹部B超:对于单纯性阑尾炎,B超检查可发现增粗的阑尾,阑尾直径一般大于6mm,部分患者可探及阑尾内的粪石等情况。在儿童中,B超是常用的检查方法,因为B超无辐射,相对安全。但对于肥胖患者或阑尾位置较深的情况,B超检查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准确率可能会受到影响。婴幼儿由于腹腔内肠管气体较多等因素,有时B超探查阑尾的清晰度也会受到一定限制。
腹部CT:可更清晰地显示阑尾的形态、周围组织的情况,对于不典型的阑尾炎或诊断困难的病例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但CT有辐射,一般不作为首选检查,尤其是儿童应谨慎选择。在怀疑单纯性阑尾炎但常规检查不明确时,可考虑CT检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