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牙髓炎有自发性阵发性痛、夜间痛、温度刺激加剧疼痛等疼痛特点,还伴有放射痛,疼痛持续久缓解期短且需牙科治疗才能缓解,不同人群症状表现基本类似,特殊情况需注意。
夜间痛:患者常常在夜间疼痛加重,且较白天更为剧烈。这可能与仰卧位时牙髓腔内压力增高有关,夜间人体处于休息状态,注意力相对更集中在牙齿疼痛上,使得疼痛感觉更明显。比如,夜间睡觉时,患者会被牙齿疼痛惊醒,影响睡眠质量。
温度刺激加剧疼痛:冷、热刺激可使疼痛加剧。当遇到冷热刺激时,刺激会通过牙本质小管传导到牙髓,引起疼痛。如果是温度敏感的早期急性牙髓炎,冷刺激可引起疼痛,而热刺激可能会使疼痛更明显;随着病情进展,热刺激也可能导致剧烈疼痛,而冷刺激有时可暂时缓解疼痛,但这只是暂时的,随后疼痛又会发作。例如,喝冷水或热水时会立刻引发疼痛,有时含一口冷水能暂时缓解,但不久后疼痛又会出现。
其他伴随症状
放射痛:疼痛不能自行定位,常放射至同侧的上、下牙齿及头、面部等部位。患者往往不能明确指出是哪一颗牙齿疼痛,感觉半边脸都痛。这是因为牙髓神经的感觉纤维在中枢神经系统内与其他部位的神经纤维存在交汇,炎症产生的刺激信号传导到中枢后,会被错误地定位到其他区域。比如,患者可能感觉左侧面部疼痛,但实际上是右侧下牙的急性牙髓炎引起。
疼痛持续时间与缓解方式:疼痛发作时可持续较长时间,如数小时,而缓解期可能较短。一般来说,没有自行缓解的办法,必须通过牙科治疗来缓解疼痛,如开髓引流等。因为牙髓组织是一种相对封闭的组织,一旦发生炎症,其内部压力难以自行降低,所以需要通过专业的牙科操作来释放压力,从而缓解疼痛。
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的人群,急性牙髓炎的症状表现基本类似,但在一些特殊情况需要注意。例如,儿童由于表达能力有限,可能表现为哭闹、不愿进食等行为异常;妊娠期女性患急性牙髓炎时,由于孕期的特殊生理状态,治疗需要更加谨慎,要考虑对胎儿的影响;有口腔局部创伤史的患者,急性牙髓炎的发生可能与创伤导致牙髓组织受损有关,其症状可能在创伤后一段时间逐渐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