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神经损伤可致运动功能障碍,儿童现运动协调性差、发育迟缓,老年人肌肉萎缩明显且恢复相对缓慢;感觉功能障碍包括受损区域感觉减退或消失(儿童表达不清晰、老年人易被忽视)及部分患者出现感觉过敏;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表现为皮肤温度、颜色改变、汗腺分泌异常,儿童自主神经不完善需关注,老年人自主神经调节能力下降致异常加重需注意皮肤护理。
一、运动功能障碍
周围神经损伤时,受损神经所支配的肌肉会出现肌力减退,严重者可致肌肉萎缩。例如,尺神经损伤会使得手部小肌肉(如骨间肌、蚓状肌等)肌力下降,进而出现爪形手畸形;桡神经损伤可引起腕下垂,导致手腕无法伸展;坐骨神经损伤会造成下肢肌肉无力,影响行走功能等。儿童时期发生周围神经损伤,可能会因运动功能发育受影响,出现如肢体运动协调性差、运动发育迟缓等表现;老年人周围神经损伤后,由于肌肉本身功能及恢复能力相对较弱,肌肉萎缩等运动功能障碍可能更为明显且恢复相对缓慢。
二、感觉功能障碍
1.感觉减退或消失:受损神经支配区域会出现感觉减退甚至消失,如正中神经损伤时,手部桡侧三指半的皮肤感觉会减退或消失;股神经损伤时,大腿前侧及小腿内侧的感觉会受影响。不同年龄人群中,儿童对感觉异常的表达可能相对不清晰,需通过专业检查来发现感觉减退等情况;老年人因本身可能存在感觉功能生理性减退,周围神经损伤导致的感觉减退可能易被忽视,但更需重视早期识别。
2.感觉过敏:部分周围神经损伤患者受损区域可出现感觉过敏现象,即对正常刺激产生过强的感觉反应,如轻微触碰就会感觉疼痛难忍等。
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周围神经中的自主神经纤维受损时,会出现皮肤温度改变,如受伤神经支配区域皮肤温度降低;皮肤颜色变化,可能表现为苍白或发绀;汗腺分泌异常,出现多汗或无汗等情况。例如,交感神经相关神经损伤时,可导致皮肤菲薄、干燥等。在特殊人群中,儿童自主神经功能尚不完善,周围神经损伤引起的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可能对其皮肤等生理状态影响更需关注;老年人自主神经调节能力下降,周围神经损伤导致的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可能加重皮肤等方面的异常表现,需注意皮肤护理以预防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