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瘫患者有运动功能障碍表现为患侧肢体运动受限、肌力减退、肌张力异常及运动协调性丧失;有感觉功能异常包括感觉减退或异常;言语方面有言语不清,吞咽功能有吞咽困难;部分有认知障碍及情感改变;还可能出现患侧肢体肌肉萎缩、皮肤压疮、二便失禁等,不同个体有差异且生活方式等会影响康复等情况。
一、运动功能障碍
偏瘫患者患侧肢体运动明显受限,肌力常显著减退,表现为无法正常完成抬举、持物等动作,例如患侧手臂难以从床上抬起、握力下降致使无法握住物品。患侧肢体肌张力也可能出现异常,可表现为增高,导致肢体僵硬,活动受限;或降低,使肢体松软无力。同时,运动协调性丧失,行走时患侧下肢可能出现划圈步态,即行走时患侧下肢屈曲、内收,行走轨迹呈圆形。
二、感觉功能异常
部分偏瘫患者会出现患侧感觉减退,对痛觉、温度觉等刺激的感知能力下降;也可能出现感觉异常,如患侧肢体出现麻木感、刺痛感或蚁走感等。这种感觉功能的改变可能影响患者对肢体位置的感知,增加受伤风险。
三、言语及吞咽功能障碍
言语方面,患者可能出现言语不清,表现为发音不准、词语表达困难,严重时可能无法进行正常交流。吞咽功能上,可能出现吞咽困难,进食时容易发生呛咳,这是因为支配吞咽相关肌肉的神经功能受损,导致吞咽反射异常。
四、认知及情感改变
部分偏瘫患者可能出现认知障碍,如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执行功能下降等,影响日常生活和康复训练的配合。在情感方面,可能出现情绪低落、焦虑等情况,这与疾病带来的身体功能受限以及生活方式改变等因素有关,长期的情绪问题也可能影响康复进程。
五、其他相关表现
长期卧床的偏瘫患者还可能出现并发症相关表现,如患侧肢体肌肉萎缩,随着时间推移肌肉体积逐渐减小、力量进一步减弱;皮肤可能出现压疮,由于患侧肢体活动受限,局部皮肤长期受压,血液循环不良所致;还可能有二便失禁等情况,与神经系统受损影响了二便的控制功能有关。不同年龄、性别的偏瘫患者在症状表现上可能因个体差异略有不同,但核心的运动、感觉等功能障碍是普遍存在的,生活方式改变如长期缺乏运动等会加重症状发展,有相关病史的患者可能因基础疾病影响康复预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