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息肉治疗方法主要是手术切除,术前要评估患者全身健康状况并进行口腔检查等准备,术中采用局部麻醉切除增生息肉并对患牙做相应处理;术后一般患者要注意口腔卫生和饮食,儿童患者需家长监督口腔卫生、注意饮食,老年患者要关注自身病情、维护口腔卫生并定期复查。
一、牙龈息肉的治疗方法
牙龈息肉主要是由于患牙邻面出现龋洞时,牙龈乳头向龋洞增生所形成的。治疗方法主要为手术切除。
1.术前准备
首先要进行口腔检查,包括拍摄X线片,以了解患牙的龋坏程度、牙髓情况以及周围牙槽骨的状况等。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的患者,术前都需要评估其全身健康状况,比如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需要确保血压等指标稳定,糖尿病患者需要控制血糖在相对稳定的范围等,这是因为手术可能会带来一定的应激反应,需要考虑患者的整体健康情况来保障手术安全。
2.手术操作
一般采用局部麻醉的方式,然后使用手术器械将增生的牙龈息肉切除。在切除过程中要尽量保留健康的牙龈组织。对于儿童患者,要特别注意操作的轻柔,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创伤,因为儿童的口腔组织相对娇嫩,需要更加精细的操作来保障术后恢复和减少患儿的不适。
切除后需要对患牙进行相应的处理,如果患牙有保留价值,可进行根管治疗等后续治疗;如果患牙无保留价值,则需要拔除患牙,然后再根据情况考虑修复等后续措施。
二、术后注意事项
1.一般患者
术后要注意口腔卫生,24小时内避免刷牙漱口,24小时后可以使用温和的漱口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洁,防止感染。饮食方面要避免食用过热、过辣、过硬的食物,以免刺激手术部位。
2.特殊人群
儿童患者:家长要监督儿童保持口腔卫生,告知儿童不要用舌头舔手术部位,避免玩耍时碰到手术区域。同时要注意儿童的饮食,给予清淡、易咀嚼的食物,如粥、面条等,保证营养摄入的同时避免影响手术部位愈合。
老年患者:老年患者可能存在全身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术后要密切关注自身病情变化,按照医嘱控制基础疾病。同时要注意口腔卫生的维护,由于老年患者可能牙齿松动等情况较多,要选择合适的口腔清洁方式和工具,如软毛牙刷等,并且定期复查,观察手术部位愈合情况以及口腔整体健康状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