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伤风由破伤风梭菌引起,症状分局部和全身。局部症状不特异,多是伤口炎症表现;全身症状有肌强直与痉挛,最早咀嚼肌受累,后累及多部位肌肉致多种症状,还会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表现,症状出现后病情进展快,未及时接种疫苗受伤后要及时处理伤口并评估是否接种疫苗,出现类似症状需高度警惕尽快就医。
局部症状:
常见的是受伤部位的症状,若伤口在头面部,可能会出现咀嚼肌受累相关表现,受伤局部可能有疼痛、红肿等炎症表现,但局部症状往往不是很特异,因为很多伤口都会有炎症反应。例如,手部被生锈铁器划伤后,伤口周围可能有轻度红肿热痛,但这只是伤口本身的炎症,而破伤风的局部表现主要是与毒素侵犯肌肉相关。
全身症状
肌强直与痉挛:
最早出现的症状多是咀嚼肌受累,表现为咀嚼不便、张口困难,随后逐渐累及面部肌肉,出现苦笑面容。这是因为破伤风毒素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影响了神经肌肉接头处的正常传导,导致肌肉持续收缩。比如婴儿破伤风,由于脐带消毒不严格等原因感染破伤风梭菌,早期可能表现为吸吮困难,因为咀嚼肌受累影响吸吮。
接着会累及颈部、背部、腹部、四肢肌肉等,出现颈部强直、角弓反张(项背高度强直,身体仰曲如弓状)、四肢抽搐等症状。当肌肉痉挛发作时,患者非常痛苦,而且容易因呼吸肌痉挛导致呼吸困难,甚至窒息,这是破伤风患者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对于儿童来说,由于儿童的神经系统发育特点,破伤风痉挛的表现可能更难以控制,且儿童对缺氧的耐受能力相对较弱,一旦出现呼吸肌痉挛,病情进展往往比较迅速。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患者还可能出现心动过速、血压波动、多汗、发热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表现。这是因为破伤风毒素影响了自主神经系统的平衡,导致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功能失调。例如,患者可能会出现大汗淋漓,尤其是在病情发作时,大量出汗会导致水电解质紊乱,如果不及时纠正,会进一步加重病情,对于年龄较小的患儿,水电解质紊乱可能会影响其正常的生长发育和生理功能维持。
破伤风的症状一旦出现,病情往往进展较快,尤其是对于未及时接种破伤风疫苗的人群,受伤后应及时处理伤口并评估是否需要接种破伤风疫苗来预防感染。如果出现上述类似症状,应高度警惕破伤风的可能,尽快就医进行诊断和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