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梭菌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疾病,该菌为厌氧菌,经皮肤或黏膜伤口侵入人体,在缺氧环境繁殖产毒致全身骨骼肌持续或阵发性痉挛等。其前驱有乏力等表现,典型有肌肉痉挛等症状,高危人群与伤口、年龄、免疫状况有关,预防需处理伤口和疫苗接种,主动免疫靠儿童百白破疫苗等,被动免疫用于特定伤口患者。
发病机制
破伤风梭菌经皮肤或黏膜伤口侵入人体,在缺氧环境下繁殖并产生破伤风痉挛毒素。该毒素会作用于神经系统,阻断抑制性神经递质的释放,导致全身骨骼肌持续性收缩或阵发性痉挛。
临床表现
前驱症状:患者可能出现乏力、头痛、咀嚼无力、局部肌肉发紧、扯痛、反射亢进等表现。一般持续1-2天。
典型症状:肌肉痉挛是其主要特征。最先受影响的肌群通常是咀嚼肌,患者会出现张口困难(牙关紧闭),随后面部肌肉痉挛可导致苦笑面容,颈部肌肉痉挛可引起颈项强直,背部肌肉痉挛可出现角弓反张等。严重时,痉挛可波及呼吸肌,导致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患者还可能因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出现心率加快、血压波动、大汗等表现。
高危人群及风险因素
伤口情况:伤口深而窄、污染严重、有坏死组织或异物残留的伤口更容易感染破伤风梭菌。例如,被生锈的铁钉扎伤、木刺刺伤等情况。
年龄因素:儿童和老年人相对更易感染破伤风。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且可能有较深的接种疫苗相关伤口;老年人可能因皮肤防御功能下降、基础疾病等因素增加感染风险。
免疫状况:未接种过破伤风疫苗或疫苗接种史不全的人群是高危人群。疫苗接种可以刺激机体产生抗体,降低感染破伤风的风险。
预防措施
伤口处理:对于较深、污染严重的伤口,应立即用肥皂水和流动清水彻底清洗伤口,然后用碘伏等消毒剂进行消毒。
疫苗接种:
主动免疫:儿童常规接种百白破疫苗(包含破伤风疫苗成分),基础免疫需接种3剂,分别在3月龄、4月龄、5月龄进行,18-24月龄加强接种1剂。成人如果之前未完成全程免疫,需按程序补种。
被动免疫:对于伤口污染严重、受伤前未接种或接种史不全的患者,需注射破伤风被动免疫制剂,如破伤风抗毒素(TAT)或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TIG)。破伤风抗毒素使用前需做皮试,皮试阳性者需进行脱敏注射;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一般无需皮试,可直接注射。



